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提·美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比提·美娜(英語:Bette Midler,1945年12月1日—)是一名美國歌手、演員以及諧星。除本名外,她在舞台上的綽號「了不起的M小姐」(The Divine Miss M)同樣也聞名於世。她以歌手出道,出色的演出使她成為諸多歌舞秀演出的頭牌明星,其後涉足影視,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電影代表作有《玫瑰狂熱》、《家有惡夫》、《莫忘當年情》以及《雙星奇夢》。美娜一共獲得了兩次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四座格林美獎,四座金球獎,三座艾美獎以及一座特別東尼獎。她的唱片在全世界的累積銷量達到了3000萬張。[1]
Remove ads
生平
比提·美娜生於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她的父母為猶太裔,在其出生前,由新澤西州的帕特森市搬遷至檀香山。因此,她從小在一個亞裔社區的環境中長大。[2]由於父母對美國傳奇式的電影明星比提·戴維絲的喜愛,她出生就被取名為比提(Bette),雖然戴維斯對於自己的名字的發音發兩個音節/'betə/,但是美娜對自己的名字只發一個,/ˈbɛt/[3]
她在艾亞長大,並在檀香山的雷德福得高中畢業[4]。從小,美娜就展露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天分以及強大的幽默感。在高中期間,高一時活躍的她便被同學票選為「最貧嘴」的同學(1961年),而在高三時又被選為「最戲劇化」的同學(1963年)。[5]從高中畢業之後,美娜進入了夏威夷大學主修戲劇。但三個學期之後,就退學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6]。她的第一份演藝工作是在電影《夏威夷》中擔任臨時演員,扮演一個不具名的暈船乘客。
Remove ads
1965年的夏季,美娜靠着從電影《夏威夷》中獲得的收入,來到了紐約。來到紐約後,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舞台角色是劇作家Tom Eyen1965年的外外百老匯作品《Miss Nefertiti Regrets》and 《Cinderella Revisited》,在日間演出兒童劇,而在晚間則上演成人劇。[7]1966年起,她在百老匯劇院的音樂劇《錦繡良緣》中飾演主人公的大女兒特拉。[3]此劇之後,她又加入了1969年的外外百老匯音樂劇《救贖》的首輪演出。[8]
1970年夏季,美娜開始在紐約的同性戀浴室"大陸浴場"演唱。[3]在演出期間,她與日後聞名世界,而時任浴場鋼琴伴奏的音樂人巴瑞·曼尼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巴瑞·曼尼洛其後也擔任包括美娜個人首張專輯在內的多張唱片的製作人並跨刀合唱。在大陸浴場的表演經歷,給美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在90年代後期,美娜發行了個人專輯《澡堂比提》(Bathhouse Betty)。在談到這張唱片的時候她說:「如果排除愛滋病危害的因素,我始終對那段經歷感到驕傲。我覺得我一直站在同性戀者權益運動的第一線,我也希望我能為這項運動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我以『澡堂比提』為名命名這張唱片,盡我綿薄之力。」[9]
1971年,美娜參與了由美國戲劇音樂劇導演Richard Pearlman指導,搖滾樂團誰人(The Who)與西雅圖劇院合作的搖滾歌劇《Tommy》的演出。在這齣經典劇目的演出過程中,美娜也第一次登上了脫口騷節目今夜秀的舞台。
Remove ads
比提·美娜於1972年由大西洋唱片公司發行了自己首張個人專輯《了不起的M小姐》(The Divine Miss M)。發行不久,這張唱片即登上了告示牌專輯榜的前10名,在北美地區創造了百萬級的銷量並獲得白金唱片的認證。[10]。並讓美娜於次年的格林美獎中一舉斬獲最佳新人獎。[11]唱片創造了三首金曲:《Do You Want To Dance?》, 《Friends》, 以及她首支當代成人榜冠軍單曲《Boogie Woogie Bugle Boy》。1973年年底,她又出版發行了自己的同名專輯《Bette Midler》。她的這第二張專輯同樣在北美賣出了近百萬的銷量,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歌壇的地位。[12]1976年與1979年,美娜又發行了自己第三張以及第四張專輯《Songs for the New Depression》與《Broken Blossom》。

1974年,她被授予一項特別東尼獎以表彰她因Clams on the Half Shell Revue在明斯科夫劇場的演出而對百老匯做出的貢獻,[13]1975年至1978年,她為美國公共電視網的少兒教育節目《蔬菜湯》中的角色調羹伍迪配音。1977年,美娜的第一個電視特輯《紅髮女郎回來了》(Ol' Red Hair is Back)上映,她與片中其他兩位客座明星德斯汀·荷夫曼、艾米特·凱利的出色演出,使得該片獲得艾美獎最佳喜劇、綜藝及歌舞特輯獎的肯定。[14]
1979年,美娜主演了第一部電影《玫瑰狂熱》(The Rose)。這是一部講述1970年因吸毒過量致死的60年代搖滾樂皇后珍妮絲·賈普林的傳記片。[3]雖然該片在版權上電影公司與珍妮絲·賈普林的唱片公司及遺屬有諸多懸而未決的矛盾,以至於電影不能以珍妮絲·賈普林的傳記自稱,但是美娜在片中的精湛演出,還是獲得了評論界的廣泛好評。並且憑藉此角色獲得了她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並且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劇類女主角的肯定。[3]該片的電影原聲專輯也在美國賣過200萬張,並且獲得RIAA多白金唱片的認證。電影中的同名主題曲《The Rose》連續五周登上公告牌當代成人榜的冠軍寶座,並且在告示牌單曲榜上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她也是美娜第一張獲得金唱片認證的單曲。[10]這首歌曲,也帶給了美娜一座格林美獎最佳流行女歌手的獎座。[11]在美國電影協會舉辦的百年百大電影金曲評選中,該歌曲排名第83位。
同年,她也發行了個人第五張專輯《Thighs and Whispers》。雖然這張專輯無論在評論界以及銷量上均不盡如人意,在告示牌專輯榜上只取得了美娜個人事業中最低的65名[15]。但於此之後美娜展開的世界巡演卻反響熱烈,在其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演唱會更被攝製成了音樂會電影《了不起的瘋狂》。該片也使美娜入圍了次年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劇類女主角。
Remove ads
1981年,美娜開始參與製作新作《楣運當頭》(Jinxed!),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屢屢不順。同劇的演員Ken Wahl與該劇的導演唐·薛高摩擦不斷。1982年該劇上畫,票房慘敗,失望的美娜直到1986年都沒有再接戲。這四年之間,她將精力集中在了她的音樂事業上。1983年,她發行了她第四張專輯《No Frills》,由製作過卜·戴倫和布魯斯·史賓斯汀的知名製作人Chuck Plotkin操刀。其中的三首主打單曲分別為:情歌《All I Need to Know》、翻唱自Marshall Crenshaw創作Owen Paul演唱的名曲《You're My Favorite Waste of Time》、以及翻唱自滾石樂隊的單曲《Beast of Burden》。事與願違的是,這種新浪潮搖滾叫好卻不叫座,這張專輯在排行榜上的成績在她的音樂生涯中排名倒數第三。
1985年,美娜參與了巨星援助非洲的慈善單曲《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的演出,以及《拯救生命活動》(Live Aid)北美分會場在費城 甘迺迪體育場的演出。[16]1985年,美娜於試金石影片簽訂了多部片約。隨後,她參演了導演Paul Mazursky指導的電影《乞丐皇帝》(Down and Out in Beverly Hills),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3]接下去的數部電影如1986年的《家有惡夫》(Ruthless People)、1987年的《悍妞萬里追》(Outrageous Fortune)、1988年的《四個千金兩個媽》(Big Business)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3]
1988年,美娜在迪士尼改編自狄更斯的名著《孤雛淚》的動畫片《老友記闖天涯》(Oliver & Company)中獻聲。同年,她與巴巴拉·夏茜聯袂主演的經典催淚影片《莫負當年情》(Beaches)獲得爆炸性的成功。[3]該片中絕大部分的插曲均有美娜親自演唱,收錄這些歌曲的電影原聲大碟也成為美娜事業中最成功的一張唱片之一。該同名原聲大碟在告示牌專輯榜上名列第二,僅在美國就銷售了400萬份拷貝。其中的主題曲《翼下之風》(Wind Beneath My Wings)也於1989年6月10日在告示牌單曲榜上獲得冠軍[17],達到了白金銷量。[10]這首歌曲,也使得美娜贏得了她人生當中第三項的格林美獎—年度最佳唱片獎。[11]在美國電影協會舉辦的百年百大電影金曲評選中,該歌曲排名第44位。
Remove ads
美娜於1990年發行的專輯《Some People's Lives》可謂是她音樂事業的又一大高峰。作為一個已經遠離主流唱片市場七年之久的歌手,美娜憑藉這張專輯以及專輯中的主打金曲《From A Distance》重新回歸於人們的視野。專輯在全美專輯榜上排名第六,在英國專輯榜上排名第五。而單曲《From A Distance》更是達到了白金銷量,連續六周在公告牌當代成人榜上排名第一,在Hot 100單曲榜上排名第二。在次年的格林美獎中,該歌曲也獲得了年度最佳歌曲獎。
1991年,美娜又與活地·亞倫共同主演了導演Paul Mazursky指導的電影《愛情外一章》(Scenes from a Mall)。美娜憑藉 Mark Rydell指導且與占士·堅合作的電影《雙星奇夢》(For The Boy)第二次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並且獲得了當年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劇類女主角。[14]因檔期的關係,美娜謝絕了在1992年的賣座喜劇片《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中演出女主角的機會,而她原本是電影公司老闆眼中的第一人選。[18]1993年,她與莎拉·潔西卡·帕克、Kathy Najimy合作演出了電影《女巫也瘋狂》(Hocus Pocus)。[3][19]同期,她的作品還包括1990年的電影《吧女斯黛拉》(Stella),以及在1996年與另外三位影后高蒂·韓、戴安·姬頓、瑪姬·史密芙聯袂主演的賣座喜劇片《大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等。由於《大婆俱樂部》這部電影給這個社會所帶來的啟示,也因為"這些傑出的女士,通過卓越的表現與辛勤的耕耘,極大的擴大了婦女在娛樂界的作用與影響力"。片中的諸位主演被授予以表揚女性電影工作者而設立的的水晶獎。[20]
比提·美娜因在1992年5月的《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ohnny Carson》節目中,對即將告別該節目的主持人Johnny Carson忘情的演唱了《One for My Baby (and One More for the Road)》而獲得了一座艾美獎。在那期節目中,當她唱起Johnny Carson最愛的那首《Here's That Rainy Day》,Carson也不禁跟着旋律哼唱起來。[21]1995年,她也在經典長壽電視喜劇《宋飛傳》(Seinfeld)中客串演出。1997年,HBO電視台為她攝製的歌舞實況錄像《唱翻賭城》(Diva Las Vegas)為她贏得了第三項艾美獎—最佳綜藝、音樂節目表演獎。[14]
1995年以及1999年,她的兩首作品《To Deserve You》[22]與《I'm Beautiful Dammitt!》[23]分別登上了全美舞曲榜的冠軍。
Remove ads
進入21世紀,美娜在諸多喜劇節目中客串,包括《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以及《天才保姆》(The Nanny)等。2000年,美娜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演了自己的喜劇節目《比提(電視劇)》(Bette)。雖然該劇推出後反響強烈,且收視率也居高不下,但是一季尚未播完即被腰斬。在該系列劇短暫的演出壽命中,比提的女兒也首次出境,在首集中模仿了問題少女蓮茜·露漢,而比提的丈夫,則在最後一集中演出。據傳該劇在拍攝過程中也是狀況不斷。2001年,一部記敍關於比提《Divine Miss Millennium Tour》巡演的書籍《Bette or Bust》也出版上市。
雖然比提屢次獲得格林美獎的肯定,但是由於數十年來不穩定的唱片銷量以及整個唱片工業的衰退,她於2001年與華納兄弟唱片公司解約,告別了合作了將近30年的華納音樂集團。但是,比提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2003年在她長期的好友,音樂人巴瑞·曼尼洛的鼓勵下重返錄音室,重新開始合作,灌制了向美國歌手蘿絲瑪麗·克魯尼(也就是影星佐治·古尼的姑姑)致敬的紀念專輯《Bette Midler Sings the Rosemary Clooney Songbook》。在專輯中,巴瑞·曼尼洛與比提合唱了名曲《(I'd Like to Get You on a) Slow Boat to China》。該曲中,兩人即興幽默的口白也讓聽眾深深體味到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這張由哥倫比亞唱片發行的獨立製作唱片竟然在市場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上市數周就得到了金唱片的認證。次年,這張專輯也入圍了格林美獎。[24]
2003年至2004年,美娜開始了自己名為"Kiss My Brass"的美國巡演,反響熱烈票房告罄。次年的大洋洲巡演"Kiss My Brass Down Under"同樣也取得了成功。巡演結束後,美娜與巴瑞·曼尼洛又再度聚首,合作發行了另一張向美國國寶級女歌手佩姬·李致敬的紀念專輯《Bette Midler Sings the Peggy Lee Songbook》。這周發行於2005年10月的專輯,首周就在美國售出了5.5萬張,並且打入了專輯榜的前10位。[25]
2004年,美娜在好友妮歌·潔曼的電影《超完美嬌妻》(The Stepford Wives)中出鏡。而妮歌·潔曼也曾宣稱,比提·美娜是她個人最欣賞和崇拜的演員。2006年,美娜發行了一張聖誕應景專輯《Cool Yule》。這張入圍次年格林美獎最佳傳統流行專輯獎的唱片中的標題單曲由Steve Allen譜寫,還有與男歌手Johnny Mathis合唱的《Winter Wonderland/Let It Snow》等曲目。[26]2007年,她參演了海倫·亨特自編自導的電影《然後,她找到了我》(Then She Found Me),同劇的演員還有哥連·費夫與馬修·波特歷。2006年她作為 美國偶像 (第六季) 的決賽的表演嘉賓,在柯達劇院演唱了自己的經典曲目《我翼下之風》(Wind Beneath My Wings)。
2008年開始,美娜接檔莎蓮·迪安,與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大酒店簽約,在該飯店舉辦名為《比提·美娜:舞娘不停歇》(Bette Midler:The Showgirl Must Go On)的歌舞秀。據報道,該歌舞秀每年將上演200場,報酬為每年1億2000萬美金。[27]該秀於2008年2月20日開唱,於2010年1月30日結束,為期2年。[28]
2008年,美娜的精選專輯《Jackpot: The Best Bette》發行,登上了美國專輯榜第66名,在英國榜排名第六,並取得百萬銷量獲得白金唱片的認證[29]。同年,她在美琪·賴恩主演的電影《女人大作戰》(The Women)中客串。
2009年6月,美娜參演了美國精彩電視台由Kathy Griffin主演的真人實景秀《卡西真人騷》(Kathy Griffin: My Life on the D-List)。2009年12月,英國皇家文藝匯演中,美娜在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面前演唱自己的代表曲目《In My Life》和《Wind Beneath My Wings》。[30]
2010年,美娜為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動畫片《貓狗鬥一番:珍珠猫的反撲》(Cats & Dogs: The Revenge of Kitty Galore)配音。2011年,美娜參與了百老匯音樂劇《風塵三絕普利西亞的冒險》(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的製作工作,該劇於2011年2月上畫。[31]2012年,她與比利·基斯度合演的新片《家長指導》(Parental Guidance)上映。
Remove ads
家庭
父親弗萊德·美娜在夏威夷的一個海軍基地服務,母親露絲是一名裁縫兼家庭主婦。[32]
美娜1984年12月16日與當代藝術家Martin von Haselberg結婚,距離他們第一次見面,僅僅過了6週。他們的女兒於1986年11月14日出生。[33]
慈善事業
1995年,美娜成立了紐約重整計劃(New York Restoration Project, NYRP)。這是一個致力于振興紐約市被日益忽視且凋零的公共及社區公園建設的非盈利組織。[3]通過他們的努力,紐約的曼克頓高橋公園、紐約石楠公園、上曼克頓的崔恩堡公園、羅貝托克萊蒙州立公園以及布朗克斯區的大橋公園重新煥發了光彩。[34]1999年,紐約市政府計劃拍賣114所社區公園的場地作為商業開發。美娜聯合併領導其他綠色組織與市政府的這項決定做抗爭,並取得了勝利。如今她的組織還在為紐約社區綠地的安全,整潔努力着。美娜也多次將自己40多年演藝生涯中的所獲得的獎座、服裝拿出來拍賣,支持組織的事業。[34]
Remove ads
唱片大全
巡迴演唱會
影視作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