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蹺腳牛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11年8月3日) |


歷史
1930年代的中國,當時的百姓缺衣少食,貧窮且大多數人的身體都很虛弱,有一位姓羅的老中醫看見於心不忍,就採集草藥,支起一口大鍋熬藥湯,以此幫助附近的群眾。其間他看見富裕的人家把牛的內臟去除不吃,扔在地上,覺得實在可惜,就拾起,隨後將其放在鍋里和着中草藥一起煮,他發現煮出來的湯味道鮮美,且加上草藥能治病防病,遂以此出名。附近的群眾聽說以後,就都到他家吃這種便宜的食物,因附近群眾文化程度不高,文明素質也不高,有人翹着二郎腿吃這個食物,遂大家稱其為「蹺腳牛肉」[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