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辛姆斯號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辛姆斯號驅逐艦(英語:USS Sims,舷號:DD-409),是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一艘辛姆斯級驅逐艦,其艦名取自推動美國海軍現代化的威廉·索登·辛姆斯海軍上將[3]。辛姆斯號服役生涯短暫,1942年5月7日,她在護送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時被日軍偵察機發現,隨後兩艦遭到三波合計60餘架飛機的空襲,最終該艦僅有13名船員回到美國本土。
辛姆斯號由上將的遺孀冠名,於1937年7月15日在緬因州巴斯的巴斯鋼鐵廠鋪設龍骨,最終於1939年4月8日下水。1939年8月1日,該艦正式服役,交由威廉·亞瑟·格里斯沃爾德(William Arthur Griswold)少校指揮。[4]
Remove ads
設計與裝備
辛姆斯級驅逐艦的主體構造與班漢級驅逐艦類似,但在其基礎上改進了艦體流線結構和武器布局,使其在2具西屋電氣蒸汽渦輪機的推進下最高能夠達到37節航速。該級驅逐艦早期搭載有5座單裝5吋38倍徑主炮、2座四聯裝21吋魚雷發射管和4座.50機槍,但其中一座主炮隨後因穩心過高問題而被拆除,隨着戰事進展,辛姆斯級的防空火力和反潛裝備也得到過加強。此外,該級驅逐艦還搭載有多種當時較為先進的技術,使其在續航、火炮準度等方面相較於過往船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
服役歷史

正式服役後,辛姆斯號先後在加勒比地區與波士頓海軍造船廠進行試航與參數調整,隨後於1940年8月2日前往維珍尼亞州諾福克加入大西洋艦隊。之後,她被分配至第2驅逐艦中隊並與艦隊一起前往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海域執行中立巡邏行動。1940年11月至12月,辛姆斯號在馬提尼克島附近巡邏。次年5月28日,她結束巡邏任務返回羅德島州的新港,短暫休整以準備新的行動。7月28日,她跟隨美國特遣艦隊前往冰島,並於8月在通往冰島的航道上巡邏。9月至10月,她執行了兩次北大西洋巡邏。[4]
隨着1941年12月7日戰爭爆發,第2驅逐艦中隊被編入第17特遣艦隊,掩護約克鎮號航空母艦。1941年12月16日,特遣艦隊從諾福克啟程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隨後,她又作為海軍陸戰隊護航艦隊的一員與運輸艦一起前往薩摩亞,並於1942年1月23日抵達目的地。[4]
當時,盟軍指揮部認為日本會襲擊薩摩亞以切斷盟軍與澳洲的聯繫。為了處置這一危機,美軍計劃使用航空母艦對日本在馬紹爾群島的基地發動攻擊。約克鎮號所在特遣部隊將襲擊米利環礁、賈盧伊特環礁和馬金群島,另一支以企業號為核心的艦隊將前往襲擊瓜加林環礁、沃傑環礁以及馬洛埃拉普環礁。辛姆斯號掩護第17特遣艦隊於1月25日離開薩摩亞。1月28日11時許,她發現了一架日軍轟炸機。11時14分,4枚航空炸彈在驅逐艦後方約1,500碼(1,400米)處爆炸。第二天,兩支航空母艦艦隊和轟炸機編隊對這些島嶼發動了襲擊並順利撤退。[4]
辛姆斯號隨第17特遣艦隊於2月16日從珍珠港出發襲擊威克島。出發後不久,艦隊收到命令轉向前往阿巴里靈阿環礁,防止其被日軍佔領進而威脅檀香山到新喀里多尼亞的航線。到3月初,日軍已經佔領了新畿內亞北部海岸的萊城和薩拉毛亞。為了保障航線的安全,3月10日,列星頓號和約克鎮號對這一區域發起了航空襲擊。辛姆斯號跟隨一支由巡洋艦與驅逐艦組成的艦隊留在路易西亞德群島的羅塞爾島附近,保護航母免受敵軍水面艦艇的攻擊。隨後,辛姆斯號繼續在新喀里多尼亞-湯加群島海域進行任務。[4]
Remove ads
1942年4月下旬,日本組建了一支艦隊前往支援陸軍在澳洲北部的行動。這支艦隊包括一個掩護圖拉吉和莫士比港登陸部隊的集群和前往珊瑚海襲擊盟軍運輸部隊的攻擊艦隊。其中,日軍航空母艦祥鳳號隸屬於掩護艦隊,而翔鶴號、瑞鶴號則隸屬於高木武雄海軍中將指揮的攻擊艦隊。美國艦隊則被分為以列星頓號和約克鎮號為核心的特遣艦隊,其中,辛姆斯號被命令護送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特遣艦隊於5月5日至6日加油,隨後尼奧紹號在辛姆斯號的護送下繼續前往下一個加油點。[4]
5月7日上午,日本攻擊艦隊的一架偵查機發現了這艘油輪和驅逐艦,並將其作為航母和巡洋艦報告給高木中將,隨後高木下令發動全面進攻。09時30分,15架高空轟炸機首先對這兩艘船發動了空襲,但沒有造成損傷。10時38分,又有10架日軍飛機對驅逐艦發動了襲擊,但通過機動辛姆斯號躲過了投下的9枚炸彈。第三輪空襲對於這兩艘艦艇而言是毀滅性的,36架九九式艦上轟炸機席捲而來,很快,尼奧紹號就被7枚炸彈直接命中,並被1架墜毀的飛機撞擊,艦船受損嚴重並開始燃燒。[5]
辛姆斯號也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雖然船員們盡其所能保護驅逐艦,三枚550磅(250公斤)炸彈還是擊中了驅逐艦,其中的兩枚在引擎室內爆炸,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傷,幾分鐘後,辛姆斯號的中部就開始彎曲並逐漸下沉。當辛姆斯號的殘骸漂浮時,艦體又發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將船隻剩餘部分抬離水面近15呎(4.6米)。首席信號兵羅伯特·詹姆斯·迪肯[註 1]在一艘受損的救生艇上救起了其他15名倖存者,他們一直在尼奧紹號的殘骸邊等待,直到5月11日亨雷號驅逐艦抵達將他們救起。[7][8]事後統計,全艦僅有13名船員得以回到美國本土。[9]
辛姆斯號於1942年6月24日從美國海軍除籍。[4]
Remove ads
榮譽
辛姆斯號在二戰中獲得了兩顆戰鬥之星[4],獲得榮譽的相關戰鬥與時間如下:[10]
歷任艦長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