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辛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辛昂年僅數歲時就有成年人一樣的志向,有善於看相的人對辛昂的父親辛仲略說:「您的家族雖然世代擔任高官,但是名德富貴,沒有超過這個孩子的。」辛仲略也看重辛昂的志氣,認為看相人說得很對。辛昂虛歲十八時,侯景徵辟他出任行台郎中,加號鎮遠將軍。後來侯景歸附西魏,辛昂也因此歸附,出任丞相府行參軍。大統十四年(548年),朝廷追論辛昂歸附的功勳,封為襄城縣男,食邑二百戶,辛昂又轉任丞相府田曹參軍[1][2]。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尉遲迥伐蜀,辛昂受招募從軍。蜀中平定後,辛昂以軍功出任輔國將軍、都督。尉遲迥上表朝廷請辛昂出任隴州長史,兼領龍安郡太守。隴州山谷環繞,原來的百姓桀驁不馴。辛昂的威嚴和恩惠遠近聞名,官吏和百姓畏懼敬愛他。尉遲迥認為辛昂善於行政,又上表朝廷請求辛昂代理成都縣縣令。辛昂到了成都縣,馬上與儒生們祭祀文翁學堂,一起宴飲。辛昂對儒生們:「為人子要孝順,做人臣要忠誠,做老師要嚴格,做朋友要講信用,做人的原則就應該如此。如果不是這樣去做,怎麼可以成名。各位應該自勉,能夠成就美譽。」辛昂言辭懇切,道理精到,儒生們深為感動而明悟,回去後告訴父老鄉親們說:「辛君如此教導勸誡,不可以違背。」於是成都縣市井安然,都服從辛昂的教化。辛昂升任梓潼郡太守,進位帥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北周六官建立後,辛昂回朝出任司隸上士,襲爵繁昌縣公[3][4]。
周明帝宇文毓初年,辛昂出任天官府上士,加大都督。武成二年(560年),辛昂出任小職方下大夫,治小兵部。保定二年(562年),辛昂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轉任小吏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東征北齊,辛昂與大將軍權景宣攻克豫州,以軍功獲賞賜布帛二百匹[5]。
當時益州富饒,是國家的財政來源。沿途艱險,經常被盜賊所困擾。周武帝宇文邕詔令辛昂出使梁州和益州,民政和軍務都委託辛昂決定。辛昂安撫訓導荒涼蔽塞地區的百姓,安置城鎮,數年內,治安好轉。天和元年(566年),陸騰討伐信州的蠻族,很長時間沒有攻克。周武帝詔令辛昂從通州、渠州等地運輸糧草供給陸騰。當時臨州、信州、楚州、合州等地的民眾很多參與叛亂。辛昂以利害關係進行勸說,歸附者很多。辛昂於是命令老弱運輸糧食,壯年參加作戰,民眾都願意為辛昂效力,沒有怨恨的。辛昂出使返回後,又遇到巴州萬榮郡百姓反叛,圍攻郡城,斷絕山路,辛昂對自己的同伴說:「叛徒兇惡,暴亂到了如此地步!如果向上報告,也許會拖延十天一個月,孤城沒有救援,必定會淪陷敵手。要救身邊溺水的人,怎麼能遠求越國的人。如果對百姓有利,可以專斷。」辛昂於是在開州和通州二州招募得三千人,日夜兼程,出其不意。辛昂又下令部下都唱起中原的歌曲,一直向叛軍營寨前進。叛軍沒想到有軍隊來進攻,認為是大軍前來救援,於是望風瓦解,萬榮郡得以安定。北周朝廷對辛昂隨機應變解救萬榮郡之事加以獎勵,詔令梁州總管、杞國公宇文亮當即在軍中賞賜辛昂奴婢二十人、絲綢四百匹。宇文亮又以辛昂在宕渠一帶威信很高,於是上表請求任命辛昂出任渠州刺史[6]。辛昂很快轉任通州刺史。辛昂真心信義待人,非常得少數民族的歡心。任期屆滿之後辛昂回到京城,少數民族的首領都跟隨辛昂前往京城朝拜。因為辛昂普施教化於少數民族和漢族,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7][8]。
當時晉公宇文護執政,辛昂逐漸受到宇文護的親近,周武帝因此很是討厭辛昂。等到宇文護被殺後,辛昂被加以杖擊,因此而死[9][10]。
Remove ads
家庭
- 辛文□,北魏□威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太常卿、秦州刺史、許昌侯[11]
- 辛仲略,北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侍中、秘書監、□□將軍、南雍州刺史、廣州刺史、繁昌公[11]
- 辛義良,北周純州別駕、隋朝汝州長史[11]
- 辛弘納,隋朝博平縣縣令、繁昌公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