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鄭伯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鄭伯奇(1895年6月11日—1979年1月25日),原名鄭隆謹伯奇筆名東山虛舟何大白方鈞鄭君平席耐芳華尚文樂游鄭平子蘇萍等,陝西長安人,中國現代作家

快速預覽 鄭伯奇, 性別 ...

生平

鄭伯奇是陝西省長安縣瓜洲堡村人。1910年參加同盟會,1917年赴日本,先後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留學生預科班、京都第三高等學校京都帝國大學等校學習。1921年加入創造社。1926年回國,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927年到上海,後任上海藝術大學教授、上海藝術劇社社長,並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翼戲劇家聯盟,任左聯常委,主編《文藝生活》。後任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編輯,主編《電影畫報》、《新小說》等刊。又與夏衍阿英等從事電影工作,任明星影片公司編劇顧問。1937年到西安,1938年到重慶,在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中任委員。1943年回西安,主編《每周文藝》。1944年任陝西師範專科學校教授。1949年後任西北大學教授、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西北文聯副主席、陝西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西安分會副主席等。[1]

著作

  • 抗争. 創造社. 1928.(話劇、短篇小說合集)
  • 轨道. 啟明書局.(戲劇集)
  • 墙头小说集. 千秋出版社. 1937.(短篇小說集)
  • 打火机.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1936.(短篇小說集)
  • 戏剧论文集. 神州國光社. 1930.(文藝評論集)
  • 两栖集.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1937.(文藝評論集)
  • 参差集. 西安大隆圖書公司. 1946.(散文、譯文合集)
  • 忆创造社及其他.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82.(回憶錄)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