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郭賢(?—566年),字道因,是南北朝北魏至北周時期的軍事人物,趙興郡陽周縣(今甘肅省寧縣米橋鎮)人。
他是涼州司馬郭雲之子,記憶力出色,通過學習涉獵經書和史書。北魏正光末年,宿勤明達的反亂軍包圍豳州時,郭賢輔佐刺史畢暉統領軍隊,成功堅守州城。後來擔任州主簿,並代理北地郡事務。因征討有功,被任命為都督。536年(大統二年),東魏高歡襲擊並攻陷西魏夏州,宇文泰擔憂其南下,與西魏朝臣商議。郭賢進言稱高歡因補給不繼不會南下,後來果然如他所料,高歡撤退。不久,郭賢被加授伏波將軍號,在王思政麾下屯駐弘農,後被任命為使持節、代理東義州事務、都督東義州諸軍事,又轉任代理弘農郡事務。546年(大統十二年),任輔國將軍、南荊州刺史。
侯景向西魏歸降時,郭賢受王思政之命被派往三鵶,屯駐魯陽,後加授大都督,封安武縣子。不久升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授散騎常侍。潁川被包圍時,東魏派魯和煽動少數民族,阻斷三鵶交通。魯和任命堂弟魯與和為漢廣郡太守,侵犯州境,郭賢率輕騎擊敗魯與和,俘獲魯和。潁川失陷後,權景宣等人撤離西退,魯陽以東地區歸附東魏。東魏將領彭樂逼近魯陽,郭賢防禦並追擊使其撤退。東魏又任命當地民眾韋默兒為義州刺史,屯駐父城對抗郭賢,郭賢率軍進攻並俘獲韋默兒,後轉任廣州刺史。
553年(西魏廢帝二年),郭賢跟隨尉遲迥攻打蜀地,代理安州事務。554年(西魏恭帝元年),轉任代理寧蜀郡事務,兼任益州長史。因平定蜀地有功,爵位晉升為伯爵,後轉任代理始州事務。557 年,北周孝閔帝即位,郭賢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爵位晉升為侯爵。明帝初年,任匠師中大夫,不久出任勛州刺史,屯駐玉壁。560年(武成二年),轉任都督安應等十二州諸軍事、安州刺史,晉升為樂昌縣公。563年(保定三年),轉任陝州刺史。566年(天和元年),在任上去世,追贈少保、寧蔚朔三州刺史,諡號節。其子郭正繼承了他的爵位。[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