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鄂多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鄂多台(蒙古語:ᠣᠳᠣᠲᠠᠢ,羅馬化:Odotai,1862年—1921年9月2日)[1][2],字庚元(一作庚垣),蒙古族,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後路中右旗人,清末和民國初年政治人物。[3]
生平
鄂多台生於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早年在貴胄法政學堂修業。[3]
1912年,鄂多台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為共和黨黨員。1912年12月21日,鄂多台被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封為土謝圖汗部後路中右旗輔國公,常駐北京。後來,又晉升為鎮國公銜輔國公。鄂多枱曆任民國第一屆、第二屆國會參議院議員。[3][4][2]
鄂多台曾被北京政府任命為翊衛副使。曾獲北京政府授予二等大綬嘉禾章。後來,民國八年(1919年)12月31日,鄂多台獲北京政府授予二等寶光嘉禾章。[3]
鄂多台的兄弟、清朝土謝圖汗部後路中右翼旗札薩克多羅郡王車林巴布身體狀況不佳。民國七年(1918年),車林巴布再度由外蒙古庫倫來到北京,但身體依舊不好。故鄂多台代其料理在北京的各項事宜。[3]
鄂多台很想晉封為鎮國公,但未能如願。民國六年(1917年),鄂多台在日記中稱,「夏擬呈遞那王,轉大總統,要世襲鎮國公,云云。」此後,他未經批准,便於民國八年(1919年)對外使用了「鎮國公鄂OO」。[3]
Remove ads
著作
- 《鄂庚垣手書日記》
家庭
他有四個兒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