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光悌
清朝官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光悌(1747年5月17日—1813年1月22日),字汝恭,號蘭畦[a],安徽英山人,清朝官員,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被譽為「清代包公」[2]。
生平
清乾隆十二年四月初九日(1747年5月17日[b])申時,金光悌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直隸州英山縣(今屬湖北省黃岡市)金家鋪楊家河村[4],曾祖父金天爵、祖父金紹偉、父金序珽均為進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金光悌考中舉人。次年(1769年),金光悌被任命為內閣中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金光悌考中進士,歸中書班,後被任命為宗人府主事,後到刑部擔任員外郎、郎中等職。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金光悌十年俸滿,由吏部進行京察,雖然應當委任到地方,但最終仍將其留任刑部[1]。刑部長官[c]上奏請求將金光悌升職為四品京堂,獲准。金光悌被授予光祿寺少卿。因姻親江西舉人彭良馵為兒子賄買吏員執照,金光悌被御史初彭齡彈劾徇顧私情,並因此受到降調[d]處分,任刑部員外郎,在刑部負責核辦秋審。後因遭御史張鵬展再次彈劾,金光悌被調離刑部,兼任內閣侍讀學士[1]。
嘉慶七年(1802年),金光悌被授職為山東按察使,後晉升為山東布政使。嘉慶十年(1805年),金光悌被召回京,授職為刑部侍郎,任上曾數次奉使赴山東、直隸、天津、熱河調查、核實案件,被嘉慶帝褒獎「金光悌決無犯贓事」。嘉慶十一年(1806年),金光悌被任命為江西巡撫。上任後不久,金光悌便上疏稱江西積案繁多,請求成立以巡撫為首的總局來專門清理懸案,但因遭反對未果。但金光悌通過明查暗訪發現多位涉嫌貪腐案的官員,「連劾五十餘官」。嘉慶十四年(1809年),金光悌被擢升為刑部尚書[5][6][2]。
嘉慶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e](1813年1月22日[b]),金光悌因積勞成疾,於刑部尚書任上逝世。去世時,「家綦貧而甚介」,嘉慶帝下旨「依尚書例賞給恤典」。遺體由朝廷恩准,輾轉千里送回故鄉,葬於英山縣金家鋪鎮金家沖村鳳翅垸[2][4]。
Remove ads
紀念
2009年,金光悌墓重修,建有墳冢、墓碑、拜台、石階、碑碣等。墳冢由青石塊堆砌而成,墓碑上方雕有金光悌的畫像[6]。墓地兩公里路外有金鋪中學,學校師生清明節時會前往墓地拜祭[8]。
2016年,英山縣黃梅戲劇團以金光悌主審和珅的故事為主線創編黃梅戲《鐵面金剛——金光悌審和珅》(又稱「鐵面金光悌·審和珅」)。該劇目曾在湖北省第九屆藝術節上展演,並被選為黃岡市第十八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月的巡演項目。2018年9月15日,《鐵面金光悌·審和珅》作為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優秀黃梅戲展演「一劇一評」劇目在安徽省安慶市石化俱樂部展演[9]。
2018年9月20日,英山縣金家鋪鎮廉史館在楊家河村對外開放,該館以弘揚廉政文化為主題,是英山縣第一座以村為單位打造的廉史館[10][11]。
備註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