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承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承藝(1926年—1996年),愛新覺羅氏,近代史、漢學、政治學學者,曾為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的私人助理、《自由中國》編委、澳洲墨爾本大學高級講師等職。

快速預覽 金承藝, 出生 ...

生平

金承藝於1926年生於北京,其先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嫡長孫杜度[1]。家中有胞兄金承藻、胞弟金承濤,在北京時期曾與李連英的後人頗為熟識[2]。1945年,金承藝考入北京大學政治學系,後入「中法漢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在這期間,金承藝開始專注近代史、漢學、政治學研究。此外,他還愛好書法,其書法作品曾獲胡適讚揚。1948年赴臺灣後,金承藝歷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編委、淡江文理學院講師、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助理研究員。任職《自由中國》期間,他曾為歌曲《我是自由中國的戰士》填詞[3]

自1957年7月起,《自由中國》開始發表社論對國民黨政府一黨獨大進行抨擊。刊物創始人之一的雷震經多方奔走於1960年組成一個反對黨——中國民主黨,隨即遭受打擊,雷震等人被逮捕入獄,《自由中國》遭到了被停刊的命運,金承藝等人也面臨失業。後經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的邀請,以私人出資的方式聘請金承藝擔任其私人助理,月薪一千元,負責管理、打印胡適即將出版的文件[4][5]。1962年,金承藝因言「讓金門成為兩岸之間的商業交易站」遭到忌諱而避居澳洲。台灣作家李敖曾對此評論道,「當年《自由中國》的英雄,我們今天看到還剩幾個了?我現在只承認一個——胡虛一。他還在作戰。其他的像聶華苓跑到美國去了,金承藝跑到澳洲去了,傅正和稀泥了,夏道平老得不能動了……」[6]。此後,他在墨爾本大學東亞研究系擔任高級講師。1996年,金承藝病逝於墨爾本。

Remove ads

學術風格

金承藝的學術風格頗重考據,研究方向傾向於政治史、宮廷史,尤其着力於雍正帝繼位合法性方面的研究[1]。在雍正帝繼位的問題上,金承藝主張康熙帝本欲傳位於十四子胤禵,卻被雍親王胤禛聯合隆科多年羹堯內外兩大勢力,通過封鎖消息、毀滅證據等手段奪位成功[7][8]。金承藝更着眼於胤禵的本名「胤禎」、雍正帝自身言論前後矛盾頻出等突破口,對雍正帝繼位的正當性以及雍正帝本名是否為「胤禛」提出進一步質疑[9]

著作

金承藝的著作以學術論文為主,主要發表在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故宮季刊》、《漢學研究》和《滿族文化》等刊物上,所以在大陸不易得見[10]。直至2010年,經孟繁之多年整理,胞弟金承濤授權,將金承藝的清史論文編為《清朝帝位之爭史事考》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11]

  • 論文、雜文
    • 《讓胡適牽着鼻子走是好漢嗎?》[12]
    • 《羅爾綱「師門五年記」》[13]
    • 《接受過去兩次庚子年的教訓》[14]
    • 《奕訢受封恭親王始末》[15]
    • 《關於同治帝遺詔立戴澍為帝一事的辨正》[16]
    • 《慈禧太后的家族》[17]
    • 《從「永憲錄」來討論年羹堯的年歲》[18]
    • 《從「胤珄」 問題看清世宗奪位》[19]
    • 《胤禎 : 一個帝夢成空的皇子》[20]
    • 《胤禎非清世宗本來名諱的探討》[21]
  • 論文合集
    • 《清朝帝位之爭史事考》[22]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