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草莓獎

模仿奥斯卡金像奖的负面颁奖典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酸莓獎
Remove ads

金草莓獎(英語:Golden Raspberry Awards,簡稱Razzie Awards)是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的負面頒獎典禮,除2020年一屆以外,每年都搶先在奧斯卡頒獎前揭曉,藉以揶揄廣受傳媒批評的劣作,但也因此常遭受批評。[1]

快速預覽 金草莓獎 Golden Raspberry Award, 授予對象 ...

名稱

港譯草莓,臺灣及中國大陸譯酸莓,嚴格而言皆並非正確的翻譯。「Raspberry」的中文為樹莓,狹義上直指覆盆子,且另有表示輕蔑的咂舌之意。由於樹莓味道大多有點甜中帶酸,因此中文譯者使用「酸莓」這種帶有挖苦意味的翻譯名稱。

歷史

1981年,電影製作及宣傳人約翰·J·B·韋爾遜在其美國洛杉磯住所客廳中發表金草莓獎。其後曾經在不同場地舉行,包括住宅(派對形式)、學校禮堂、劇院和酒店等。

隨着1990年代網絡興起,金草莓獎亦建立自己的網站。初期網頁設計故意佈滿一些HTML標記,好像未完成似的,內容雜亂無章,影射獲獎電影跟此網頁一樣粗製濫造。

獎項類別

金草莓獎:於1981年首度頒發,是最為人熟悉的獎項。獎座由一個哥爾夫球8厘米膠卷包圍,上面有一個覆盆子,再鍍上金色,跟參與的電影一樣,粗製濫造。歷年來金草莓獎頒發了以下幾項主要獎項:

已消失

其他獎項

  • 最差成就獎:此獎項曾經在1981年至1987年頒發,首屆獎項由曾經擔任演員的時任美國總統朗奴·威爾森·列根奪得。
  • 主席獎(The Governor's Award):由金酸梅獎主席John Wilson頒發的特別獎項,主要是頒給不歸屬現有獎項類別的「傑出人士」。特拉維斯·培恩(Travis Payne)於2003年憑電影《熱舞狂潮》(From Justin to Kelly)奪得最差編舞獎的「殊榮」。

著名領獎嘉賓

不少較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及製作人都曾經獲得金酸梅獎;但由於獎項的性質,他們大部分都不願意出席領獎,歷年來只有少數人士親自接受獎項:

  • 1987年:標·哥士比憑《天才老爹拯救地球》(Leonard Part 6)中飾演傻頭傻腦的間諜而一口氣獲得最差電影、最差男演員及最差編劇三個獎項。他是首位願意接受獎項的人士,並在頒獎典禮舉行後數星期在福克斯廣播公司節目《午夜漫談》(The Late Show)親自領獎,但他要求獎座是由足金和意大利大理石造成的「豪華」版本,於是霍士廣播公司花了30,000美元打造此獎座(金酸梅獎基金會估計標準的獎座只值4.97美元)。
  • 1996年: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是首位親自到典禮現場領獎的人士,他憑《艷舞女郎》一片獲得最差導演獎。
  • 1998年:白賴仁·海格蘭(Brian Helgeland)是首位於同一星期內同時獲得金酸梅獎及奧斯卡獎的人士。他憑《幕後嫌疑犯》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在前一天憑《末世戰士》(The Postman)獲得最差編劇獎。雖然白賴仁並未出席金草莓獎頒獎典禮,但他希望可以把兩個獎項放在一起,讓他體會到荷里活唐吉訶德式的性質,並在不久後於華納兄弟的辦公室中親自接受金草莓獎。
  • 2002年:湯·葛林Tom Green)憑《魔鬼老哥》(Freddy Got Fingered)獲得五個獎項,包括最差電影獎,並親自領獎。
  • 2004年:賓·艾佛力憑《愛情標錯心》(Gigli)、《夜魔俠》以及《致命報酬》中的「精彩演出」勇奪最差演員獎,並不憤地問為何沒有拿到獎座。當他一星期後在談話性節目《賴利金現場》取得獎座後馬上把它摔爛。主辦單位把毀壞的獎座在eBay網站拍賣,獲得的金額居然足夠支付來年頒獎典禮租借禮堂的費用。
  • 2005年:荷爾·芭莉親身出席這屆金酸梅獎頒獎典禮可能是歷年來最「聲名狼藉」的一次,並震撼整個荷里活。荷爾·芭莉憑《貓女俠》獲頒最差女主角,她一手拿着數年前奪得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座,另一手則拿着金酸梅獎座,惹得台下一片笑聲。
  • 2010年:珊迪娜·布洛以《情迷靚肌佬》("All About Steve")獲獎。她親自出席,並攜帶一拖車的DVD要分送給評審,希望他們「認真」觀看。在隔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她以《守護有心人》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也創了金草莓獎設置以來的紀錄。

奧斯卡和金草莓曾經提名同一部電影中的主角,包括1982年《笑中有淚》(Only When I Laugh)中的占士·科可(James Coco)和1984年《恩桃》(Yentl)中的艾美·厄文(Amy Irving)。二人最終並沒奪得獎項。同年由同一人奪下兩獎的情形要到2010年才出現,由珊卓布拉克達成。[2]

Remove ads

歷屆得獎作品

第1屆(1980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屆(1981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屆(1982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屆(1983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5屆(1984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6屆(1985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7屆(1986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8屆(1987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9屆(1988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0屆(1989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1屆(1990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2屆(1991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3屆(1992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4屆(1993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5屆(1994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6屆(1995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7屆(1996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8屆(1997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19屆(1998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0屆(1999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1屆(2000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2屆(2001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3屆(2002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4屆(2003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5屆(2004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6屆(2005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7屆(2006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8屆(2007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29屆(2008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0屆(2009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1屆(2010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2屆(2011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3屆(2012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4屆(2013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5屆(2014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6屆(2015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7屆(2016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8屆(2017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39屆(2018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0屆(2019年)

與往屆不同,賽果於2020年3月16日在金草莓獎YouTube官方頻道公布。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1屆(2020年)

本屆賽果同樣在YouTube公布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2屆(2021年)

本屆賽果同樣在YouTube公布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3屆(2022年)

本屆賽果繼續在YouTube公布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4屆(2023年)

本屆賽果繼續在YouTube公布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第45屆(2024年)

更多資訊 獎項, 獲獎者 ...

其他統計

評論

由於評審過程相對於正規獎項而言較為寬鬆,因此如最差電影不一定是最不好的電影。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