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鐵道職員共濟組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鐵道職員共濟組合臺灣日治時期1909年成立的鐵路職員福利機構,隸屬於臺灣總督府交通局。二戰後成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職工福利委員會[1]。鐵道職員共濟組合透過成員繳交的費用作為組合運作基金,從事公傷給付、療養給付、退休給付、遺族給付、休業給付,並設有附屬事業──金融部、保險部、醫療部、住宅部、消費部[2]

介紹

日本公教人員會組成共濟組合日語共済組合以從事組合成員的社會保險事務。隨着臺灣日治時期的鐵路事業發展,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的組織逐漸擴張,故參照了日本內地鐵道省之經驗,於1909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職員救濟組合」,為臺灣總督府各部門中最早設立且組織最龐大的現代性福利機構[3]。隨着1921年9月實施的年金制度,改名為「臺灣總督府鐵道職員共濟組合」;並在1930年4月因營林所的鐵道職員另獨立設置了「營林共濟組合」,鐵道職員共濟組合改名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職員共濟組合」,組合之成員皆為交通局所屬的鐵道職員。其成員包含「甲種組合員」及「乙種組合員」,前者為現任的鐵道職員,後者則是前者除外、並經交通局總長同意加入者。甲種組合員須附月薪之6%作為組合基金,乙種組合員則是11%[2]。然而,台灣人職員至1925年後才可以加入組合[3]

附屬事業

金融部

1929年1月設立,以提供組合成員在生計困難時的低利息貸款[2]

保險部

1933年4月設立[2]

醫療部

Thumb
臺北鐵道醫院舊照
Thumb
花蓮港鐵道醫院現況

鐵道部原於台北、高雄設有診療所,而鐵道職員共濟組合於1935年10月創立後,增設了松山、花蓮港診療所,診療所內有專門的醫師及藥師,而藥價等費用皆有優惠[4]。高雄診療所因使用人數不多,在1936年4月關閉[5];同年7月設置彰化診療所[4]。1940年,台北診療所改為鐵道部直屬的「臺北鐵道醫院[6]。1943年,花蓮診療所改為鐵道部直營的「花蓮港鐵道病院」,並增建及增設病床等設施[7]

更多資訊 診療所/醫院, 平均看診人數(人)/日 ...
Remove ads

住宅部

消費部係於1935年10月創立,以提供鐵路職員宿舍,於1939年時已建有417戶[4]

更多資訊 住宅位置, 戶數 ...
Remove ads

消費部

消費部係於1937年4月創立,以配給予鐵道職員較便宜的活必需品。在台北設有「中央配給所」,以及位於各地的地方配給所、食堂[4]

更多資訊 設施, 位置 ...

相關條目

  • 專賣局共濟組合
  • 營林共濟組合
  • 臺灣警察共濟組合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