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爾馬農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爾馬農環形山(拉丁語:"Almanon")是位於月球正面赤道南部山區中的一座古老撞擊坑,約形成於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發及天文學家阿卜杜拉·馬蒙,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採納。
描述

阿爾馬農環形山西北與阿布·菲達環形山相鄰,北面坐落着笛卡爾環形山,東側和西南分別為塔西陀隕石坑和基伯隕石坑,東面緊貼綿延210公里直至阿爾泰峭壁的艾布·菲達鏈坑[2]。該撞擊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16.85°S 15.14°E,直徑47.8公里[3],深約2480米[4]。
該環形山外形圓狀略有變形,北側和西南向外凸出,相應坑壁部位小範圍坍塌斷裂,並形成輕微的台地結構;南側外壁則附着一對衛星坑"阿爾馬農 A"和"阿爾馬農 B";東側內壁坡非常寬闊,在崎嶇的坑底上投下了一道陰影。阿爾馬農環形山的坑壁較周圍地形高出1120米[1],隕坑總容積約1900公里³[1]。內部地表相對平整,除一些微小隕坑及中部三座小山丘外,缺乏中央峰和其它較為突出的地貌特徵。
衛星坑
按慣例,最靠近阿爾馬農環形山的衛星隕石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

- "阿爾馬農 C"被月球及行星觀測者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幽暗輻射條紋的撞擊坑列表》[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