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凱馬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凯马赫map
Remove ads

凱馬赫土耳其語Kemah庫爾德語Kemax),[6]歷史上稱為「阿尼-卡馬赫」(亞美尼亞語Անի-Կամախ羅馬化:Ani-Kamax)「加馬赫」(Gamakh)「卡馬卡」(希臘語Κάμαχα)或「卡馬孔」(Κάμαχον),是土耳其東部安那托利亞地區省份埃爾津詹的城鎮及城鎮周邊地區區劃。其人口2141人(2010年數據),幾乎坐落於埃爾津詹省中央。

快速預覽 凱馬赫Kemah 阿尼-卡馬赫(Ani-Kamakh),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古代及中世紀

古時此地稱為阿尼-卡馬赫,為當時亞美尼亞人所奉女神阿納希特(阿尼)之崇拜中心。[7]此地或即為赫梯人所述稱之「庫馬哈」(Kummaha)。[註 2][8]

亞美尼亞阿薩希德王朝之大墓群即位於凱馬赫,中有梯里達底三世之墓,其人於亞美尼亞民族改信基督教之事中起重要作用。

中世紀早期,凱馬赫為拜占庭與阿拉伯之倭馬亞阿拔斯兩朝間邊境戰爭中一邊堡,戰略地位重要。其於679年初陷於穆斯林,而於9世紀中期頻繁易手,[註 3]其時拜占庭對此地之控制漸趨穩固。據君士坦丁七世所言,9世紀晚期凱馬赫於科洛尼亞軍區之中建有一中隊。智者利奧六世治下,凱馬赫劃入凱爾齊尼(Keltzene,即今埃爾津詹)區以組建新軍區美索不達米亞。此後於該地所知者甚少,惟知其是一主教區名「亞美尼亞」者之教座所在。拜占庭-塞爾柱之曼齊刻爾特戰役後,拜占庭人失卻此片地區。[9]

現代

凱馬赫峽谷為亞美尼亞種族滅絕期間一場大屠殺發生之地。其中一次屠殺,僅於一日之內,亞美尼亞族被害二萬五千人,推入深谷及幼發拉底河中而死。[10][11]

人口資料

19世紀時,亞美尼亞天主教會之地理學家古卡斯·因奇強神父(亞美尼亞語Ղուկաս Ինճիճեան羅馬化:Ġowkas Inč̣ič̣ean,英語:Ghukas Injijian)寫道凱馬赫之穆斯林本為亞美尼亞族出身,惟於16世紀與17世紀之波斯-奧斯曼戰爭所致破壞中改信伊斯蘭教。[12]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