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陸真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陸真臘(高棉語:ចេនឡាដីគោក)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個位於中南半島的印度化古國,其中心地域位於湄公河上游,大致位於老撾南部的瓦普寺。[1]
根據漢文文獻記載,陸真臘原為真臘的一部分。唐朝神龍年以後(即707年以後),真臘分裂為陸真臘和水真臘兩部分。陸真臘又名文單、婆鏤,轄境方圓七百里,其國王頭銜是「屈」。開元、天寶年間,陸真臘王子率二十六人入朝,被唐朝授予果毅都尉的官銜。大歷年間,陸真臘副王婆彌與其妻子入朝,向唐朝進獻馴象十一頭。唐朝授予他試殿中監的官銜,賜名賓漢。此時,唐德宗剛剛即位,將珍禽奇獸全部放生,馴象則被豢養在苑中,元會充廷者凡三十二,悉放荊山之陽。[2]
西方歷史學家曾認為扶南和真臘是中央集權式的王國,但這種說法近來已經受到廣泛質疑。克勞德·雅克(Claude Jacques)指出,真臘是否存在至今不明,如果存在,它只不過是眾多小國中的一個,或者是最重要的一個。[1]另一位學者米高·維克里則指出,中國古籍中將真臘區分為水真臘和陸真臘是毫無意義而且具有誤導性的;因為最好的證據表明,直到802年為止,古代柬埔寨的土地上沒有單一的大國存在,但存在一系列小國。[3]大衛·錢德勒則認為,7世紀至8世紀時期,扶南這類沿海貿易國家衰落,而內陸以廣泛水稻種植為主、被稱為「真臘」的眾多國家開始興起。[1]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