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降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降頻(Underclocking)是把一顆電腦硬件時脈速度下調至低於廠方的數字,其目的是為了省電及減少熱力。適合在高溫或散熱裝置較少的環境下使用。

現代的CPU顯示卡已經成為電腦中的「用電大戶」,用戶和廠家都不得不考慮如何節約能源,而降低運作頻率就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方法。

對於核心製程相當的電子元件而言,耗電量正比於:

時脈速度x電晶體數目x電壓2

與降頻相反的是超頻,它提高時脈速度。

情況

在以下情況下,硬件裝置將會降頻:

  • 在工作溫度超出設計溫度極限時,硬件不得不降頻來將溫度降低至正常水平。
  • 在啟用了一些節能的電源計劃,會通過降頻來減少能耗。
  • 在供電器無法達到所需的能量供應時,硬件也會不得不降頻來使硬件的執行保持狀態穩定。
  • 用戶自行降低頻率。

影響

降頻將會使電腦硬件可能有以下變化:

  • 能耗減少,降頻會同步降低電壓時脈,導致處理器功耗顯著下降,並降低整體系統的能源消耗。
  • 效能降低,處理器的計算能力因降頻而減弱,導致應用程式執行速度變慢。
  • 變得穩定,高溫或過載狀況下啟用降頻機制,有助於防止過熱死機重啟藍畫面等不穩定狀況的發生。
  • 溫度降低,降頻處理器發熱量減少,快速降低核心溫度。
  • 風扇噪音減少,隨着溫度下降,冷卻系統風扇轉速自動降低。
  • 功率與熱設計限制適應,透過降頻,CPU/GPU可維持在設計功耗(TDP)範圍內,避免電源過載及過熱問題。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