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子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子壯
Remove ads

陳子壯(1596年—1647年),字集生,號秋濤。廣東南海縣沙貝村(今廣州白雲區金沙街道沙貝社區)人。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永曆時官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謀求收復廣州,兵敗殉國。

快速預覽 陳子壯, 籍貫 ...

生平

陳子壯出生廣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四歲能文、七歲能詩,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廣東鄉試第八名舉人,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成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魏忠賢欲延為己用,被陳婉拒,魏忠賢大怒:「何物陳子壯,竟敢逆我意!」天啟四年(1624年),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鄉試,策論〈歷代宦官之禍〉,為魏黨所忌,遂罷職,定居鹽倉街。[1]

崇禎元年(1628年)起復原職,升官左春坊左諭德,丁憂,起升少詹事,五年纂修玉牒,六年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後因朱姓案下獄,不久罷歸鄉里。崇禎十年(1637年)在廣州白雲山辟雲淙書院,次年修禊南園,與其弟陳子升黎遂球區懷瑞曾道唯等12人修復南園詩社,世稱南園十二子。後在禺山書院授徒講學。弘光時,為禮部尚書。

隆武二年(1646年),廣州城陷,陳子壯與弟陳子升捐資募兵,在南海九江舉旗誓師,永曆帝授以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陳邦彥同陳子壯密謀攻取省城,同廣州城內的原明朝廣州衛指揮使楊可觀楊景曄秘密聯繫,「暗用桂字印票,號召多人」為內應,不料事洩,張貼檄文的家僮被清軍捕獲[2]。後兵敗被俘至廣州,佟養甲下令將陳子壯「寸磔於教場」[3],與陳邦彥張家玉合稱為「南明三忠」[4]。諡號文忠

Remove ads

家族

其家原籍廣東南海沙貝鄉。曾祖陳紹儒,南京工部尚書。祖父陳弘乘,贈平湖知縣。父陳熙昌,進士出身,官平湖知縣。弟陳子升攜母匿藏深山,其母知子壯已死,自縊死。子壯之妾張玉喬李成棟納為內寵,常思反清復明,不久自刎死。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七十八》,出自《明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