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留郡 (東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留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

沿革

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兗州陳留郡後秦所攻陷。後以豫州譙郡境內的陳留郡流民僑置陳留郡[1],仍屬兗州,治長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東)[2],領長垣、小黃、酸棗、雍丘、白馬等僑縣[3]

南朝宋時,陳留郡改屬豫州,省併酸棗縣,僑置浚儀縣,長垣縣改屬譙郡。至此,陳留郡領四僑縣:浚儀、小黃、雍丘、白馬,仍寄治譙郡長垣縣境內[3]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豫州淮西地[4],陳留郡遂入北魏

北魏獻文帝皇興中(467年-471年),以宋之豫州置南豫州,陳留郡仍屬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陳留郡改屬南兗州北魏宣武帝景明中(500年-504年),改南兗州為渦州,陳留郡仍屬之。正始四年(507年),分渦州復置南兗州(治陳留郡小黃縣譙城),陳留郡改屬南兗州,析置武平縣。至此,陳留郡領五縣:小黃、浚儀、谷陽、東燕、武平,治小黃縣譙城(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1]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谷陽、東燕二縣。至此,陳留郡領三縣:小黃、浚儀、武平。北周北齊後,改南兗州亳州,陳留郡仍屬之。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陳留郡,領縣直屬亳州

Remove ads

人口

太守

註釋及徵引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