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雲宮 (台北市)

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的神農廟,分靈自瑞芳九份青雲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雲宮 (台北市)
Remove ads


台北青雲宮(台灣台語:Tâi-pak-tshing-hûn-kiong) ,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雙連地區的廟宇,主祀五穀仙帝神農大帝)。 廟址為台北市大同區民權里民權西路160巷30弄7號[1][2],係一磚造平房建築[2]

快速預覽 台北青雲宮, 基本資訊 ...

沿革

台北青雲宮,廟址為於台北市民權西路一百六十巷三十弄七號,主祀五穀仙帝(又稱神農大帝),信士泛稱「仙帝公」(台灣台語:Sian-tè-kong),始建於民國五十五年農曆閏三月十二日,為民房改建而成。[a]

青雲宮由福州人士張文清創辦,起因張文清久病不癒,其夫人張李惜求禱於瑞芳鎮青雲殿五穀仙帝;並於神前許諾:發願效勞五穀仙帝,擔任五穀仙帝之乩身;張文清最後也逐漸康癒。[3]

為了答謝神靈護佑,張文清與張李惜雕塑五穀仙帝神像,於自宅供奉,早晚膜拜。爾後仙帝托夢與張李惜,指示神靈意欲下降,因此張文清暨夫人遵照神諭,創辦「青雲宮」設壇濟世。[2][b]

祀神

Thumb
台北青雲宮主祀「五穀先帝」,神像端坐於神龕正中位置。

五穀仙帝

主神為五穀仙帝(神農大帝),位處於神龕正中位置 (粉面、童子相,慣稱「五穀王」或「仙帝公」)

Thumb
開基神農老祖神像,由張文清請祀,現安座於神龕最高位

神農老祖

神龕最頂端為 神農老祖 ,身披神袍,頂戴皇帽;其神像樣貌與武安尊王近似:採武將盔裝為主,面目崢嶸(俗稱「惡面」),手持九節金鞭。

另有神農老祖之分身(神農二帝、神農三帝),造像上與老祖大同小異,或有文武甲之服裝差異。

其他祀神

鎮殿兩側祀有伏羲大帝、藥王仙公、 另配祀有神農二帝、神農三帝、五穀仙帝等分靈神尊。

龕內另同祀有觀音佛祖、三教聖人、關聖帝君、玄天上帝、清水祖師、普庵祖師、九天玄女、文昌帝君、福德正神等眾多神祇。

部將與脅侍

五穀仙帝與神農老祖前祀有兩對協侍童子:五穀仙童、製藥仙童;前棹案祀奉齊天大聖中壇元帥兩位部將

興宮軼事

神人賜法

Thumb
青雲宮神龕近照,內祀有五穀仙帝(中)、藥童、福德正神等諸神,後方匾額書有「青雲寺」「眾善信所立」字樣

青雲宮創立之前,據傳有一位身披袈裟,自稱「峨嵋山人」者路過屋前,見張文清夫婦,指稱:「此屋再過一年半載,必定大興。」並向張氏索要方形紅布,於布上畫八卦圖一幅,並贈與符咒二十四張,囑咐張氏夫婦晨起懸掛八卦圖時,需在爐內焚香五柱,連續三天;並且每天飲下一張化水符令,剩餘則留以存救善士。

張文清夫婦特以晚膳招待,並致贈酬金四十元,「峨嵋山人」臨行時曾言:「年半後再重逢。」但此去便再無蹤跡,眾人認為是神人下凡指點。[c][d]

青雲寺

青雲宮於創立之初,宮名曾一度為「青雲寺」[4],目前仍留存有木匾以及爐件留有相關字樣

設壇濟世

早年係由住持張李惜女士擔任神農大帝乩身,每逢神農大帝降駕皆會手持令旗與大劍,替信眾消災解厄;時有信眾求取「血令」,附於張李惜之身的神農大帝即以「大劍」劍刃割劃舌頭,以舌上之血沾印於符紙上,以供信眾攜回保身護命,或遭逢厄運、病恙之時燒化於水後飲用,每有效驗。

近年來因張李惜女士年歲已高,神靈體恤其辛勞,逐少降凡濟世。張李惜女士與五穀仙帝因求禱得治所訂定百年之約,於2022年期滿,享耆壽九十有九仙逝回天,現惟有舊時法器等物可供紀念。

Thumb
瑞芳青雲殿五樓神農殿。主廟建築多由青雲宮善信捐募興建

其他

贊助興建

九份青雲殿早年因地處偏僻,導致建廟經費籌措不易,廟宇興建陷入困難,直至民國五十五年間,建廟經費悉由青雲宮策劃興建,範圍包含中殿、前殿、鐘鼓樓、後殿神農殿等。[e]

大事記

更多資訊 時間, 事記 ...

制度

民國83年(1994年)時此廟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至今由創始人張文清之後代主持。

祭典

更多資訊 活 動, 日 期 ...

參考資料

出版品

註解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