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emove ads

青島德國建築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按其類型、使用性質可分為行政性建築、軍事類建築、公共設施類建築、經濟和文化類建築、商業娛樂性建築等。

快速預覽 青島德國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快速預覽

概況

1898年德意志帝國建立膠州灣租借地後,在青島興建了體系較為完整的建築,這些建築對體現青島城市風貌特色起着主導作用。青島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歐式建築特別是德國建築為主要特色的青島城市近現代建築藝術文化景觀。在這些建築中所包含的德國青年派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式折衷主義等建築風格,體現了歐洲近現代建築藝術美學傾向,體現了文藝復興到近現代所表現的積極的人文主義思想。

德國建築主要分布在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等十處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中,如中山路、沂水路、太平路、廣西路、河南路、曲阜路、湖南路等,現在基本保持着青島在德國時期的建築格局和原有的歷史風貌。這些街道兩側的德國建築,其平面布局、立面設計呈現出明顯的德意志民族風格特徵。

建築本身多為木結構,所用石料為采自嶗山花崗岩鋼材則由德國本土運來。大型建築多配以花崗石嵌角或採用厚重的蘑菇石作牆裙。建築風格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屋頂方面,精良的牛舌瓦置於屋面並常採用折坡形式,高聳的山牆既打破屋檐單調的水平線,又起到構圖中心和視角焦點的作用,山牆上經常配以仿木結構的歐洲中世紀田園建築設計手法,門窗邊習慣加上精美的裝飾線條。根據建築的使用性質,門窗套的頂部又不斷處理為卷拱型的格調形式。建築外牆多採用水泥為材料,並伴以凹凸花紋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外牆色彩多以米黃色為主。建築多以獨立的布局出現。這些設計手法再配以屋前房後的綠樹映襯,更加上建築物處在青島這片碧海丘陵之間,所以形成了後人經常談及的「紅瓦、黃牆、綠樹、碧海、藍天」為青島城市特有風貌之說。1913年《香港每日新聞》對青島的報道體現了青島德國建築的特點:「從海上眺望青島城,只見其座落在一片旖旎風光之中。其建築整齊美觀,重重紅色屋頂躍動於層層翠綠之中,令人心曠神怡。這景色簡直像是德國的一個小小剪影,這剪影在移植過程中變得愈加完美。」

Remove ads

列表

更多資訊 名稱, 年代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