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革命制度黨

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革命制度党
Remove ads

革命制度黨(西班牙語:Partido Revolucionario Institucional,縮寫為PRI),又譯革命建制黨[9]墨西哥中間派政黨,1929年3月4日成立,連續統治墨西哥長達71年(1929年—2000年)。前身是國家革命黨,後改名墨西哥革命黨,最終於1946年改用現名。

快速預覽 革命制度黨, 主席 ...
Remove ads

歷史

1929年,墨西哥革命最高領袖普魯塔爾科·埃利亞斯·卡列斯正式創建國家革命黨,目的是創造一個政治空間,使得所有仍然在世的墨西哥革命者得以參與政治,同時填補1928年阿爾瓦羅·奧夫雷貢總統遇刺身亡後留下的權力真空,解決一系列的紛爭問題。儘管卡列斯後來因貪腐問題,在1936年被流亡到美國,但該黨仍然統治着墨西哥直到2000年。

該黨於1929年成立起即為長期執政黨,直至2000年選舉落敗下台,曾經執政長達71年。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裏,革命制度黨掌控着墨西哥的絕對權力。1976年以前,參議院的所有議員均屬於革命制度黨,1989年以前,所有的墨西哥州長也均來自革命制度黨。在革命制度黨統治的70年間,該黨採用職團主義、招撫和鎮壓反對派來鞏固自身的政權。同時在選舉中,也常常存在舞弊行為。特別是1940年、1952年和1988年的總統選舉,革命制度黨的公然舞弊引發了國內外觀察家的廣泛譴責。雖然在革命制度黨治理下的最初幾十年裏,墨西哥受益於經濟繁榮,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也得以改善,政治與社會較為穩定,但諸如不平等、腐敗和缺乏民主與政治自由等問題,使得黨的反對力量愈發壯大,最終導致了1968年特拉特洛爾科大屠殺,軍隊殺害了數百名手無寸鐵的學生示威者。此外,從1970年代開始的一系列經濟危機大大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自革命制度黨建立以來,它的意識形態非常寬泛(其意識形態往往由時任的墨西哥總統決定)。在20世紀80年代,革命制度黨經歷了改革,形成了其目前的形態,黨的政策往往偏向中右翼,如私有化國有企業,加強與天主教會的關係,擁抱自由市場資本主義[10][11]。與此同時,許多左翼黨員選擇脫離革命制度黨,轉而創立了民主革命黨

在革命制度黨執政下,墨西哥總統任期六年,但不得連任。1990年,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形容革命制度黨的政權是「完美的專政」,他曾言道:「我不相信在拉丁美洲有哪個專政制度能如此有效地招攬、如此巧妙地賄賂知識分子。完美的專政既不是共產主義,也不是蘇聯,更不是菲德爾·卡斯特羅;完美的專政其實在墨西哥,這是一種偽裝起來的專政。」這句名言在墨西哥和國際社會上廣泛流行,直到2000年革命制度黨下台。

2000年的選舉中,革命制度黨競選不利,失去了總統的職位,但仍掌控着大多數州的政府。然而,該黨在2006年選舉的表現更加糟糕,選舉人羅伯托·馬德拉索僅位居第三。但在市和州的選舉中,革命制度黨仍佔有優勢。

2012年,革命制度黨總統候選人恩里克·培尼亞·涅托參加總統選舉,最終以38.21%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第二次和平實現政黨輪替,革命制度黨歷經12年在野後再次執政[12]。 墨西哥又一次回歸到了革命制度黨的治下。不過在他的任期內,培尼亞·涅托政府曝出了諸多醜聞,並且無力遏制墨西哥的犯罪率,導致2018年的選舉中,革命制度黨又一次失去了總統的職位,這一次的表現甚至不如2006年。

Remove ads

意識形態

該黨雖然為社會黨國際的成員,但並不被認為是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實際上是一個中間派大帳篷政黨,並擁抱新自由主義私有化計劃。該黨與另一個同為社會黨國際的左翼政黨,從革命制度黨分裂出來的民主革命黨,屬敵對的競爭關係。但自2018年左派國家復興運動取得政權後,革命制度黨連同民主革命黨和國家行動黨結為反對黨聯盟。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