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額顳葉失智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額顳葉失智症
Remove ads

額顳葉失智症( FTD ) 是一組累及額葉顳葉失智[3] [6]。 主要症狀一般是行為或語言能力的改變[6]。可能包括人格的改變、缺乏同情心、重複性行為、詞彙量減少和語言理解能力下降[3] [4]。這些症狀早期緩慢出現並在數年內惡化[5]。記憶和運動功能通常不受影響[3]

快速預覽 額顳葉痴呆症, 異名 ...

該病病因不明[8]。風險因素包括痴呆症家族史、頭外傷甲狀腺疾病[6] [4]。病理機制涉及神經元的損失,特別是紡錘體神經元的損失[4] [9]。額顳葉痴呆症有多種類型,其中三種主要的臨床表型為行為異常型額顳葉痴呆 (bvFTD) ,語義性痴呆(svPPA) 和進行性非流利失語(nfvPPA)。後二者是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的兩種亞型 [6] [7]。與額顳葉痴呆症相關的運動功能障礙疾病有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質基底節綜合症和 FTD 伴肌萎縮側索硬化症(FTD-ALS)[5]

額顳葉痴呆症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8]。社會支持、行為治療和言語治療 等可以幫助管理額顳葉痴呆症的症狀[4]。一些藥物, 包括SSRIs抗精神病藥加蘭他敏也可能會改善症狀[8]。許多治療方法正在研究中[4]。診斷後的平均預期壽命為 7.5 年[4]

每年每十萬40歲、50歲以及60歲人中,額顳葉痴呆症的新發病例分別是2人、3人 以及9人 [4]。65 歲以下人群中的發病率僅低於阿爾茨海默病(AD)[5]。 好發年齡是40 到 60 歲[5]。男女發病概率相同[5]。 1892 年阿諾德·皮克 (Arnold Pick) 首次描述了該病,因此額顳葉痴呆症最初被稱為皮克病。目前皮克病專指行為異常型額顳葉痴呆 (bvFTD)[10] [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