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頁河子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頁河子遺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縣城西邊17公里處,是一處新石器時期的史前遺址。該遺址最早於1984年的文物普查中被發現,1986年得以發掘,其中出土了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的遺存。2013年,頁河子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快速預覽 頁河子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發現

頁河子遺址最早於1984年時的文物普查中被發現[1]。1986年,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寧夏固原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發掘,首次發掘的面積達400平方米。1988年1月,頁河子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17-19。2013年,頁河子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01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局向國家文物局提交頁河子遺址的保護展示規劃立項,最終未能通過[4];2015年,經過修改的頁河子遺址的保護規劃獲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5]

遺存

遺址範圍東西長295米,南北寬255米,面積6萬餘平米。頂部土層於漢代被擾動,其餘均為新石器時代遺存,由上至下可分為五層。遺址表面裸露大量陶器殘片,以及磨製石器和少量的骨器。遺址中有圓形或方形的房址,房址底部鋪有白灰,中間有灶,經檢測其所處地層為齊家文化時期[a]。房址外還有多處灰坑,灰坑中除了燒焦的炭渣和石塊之外,還有動物骨架以及成人、小孩的頭骨及骨骼,說明灰坑被用來安葬死者。除此之外,該遺址中還發現了包括骨器作坊、排水溝的遺蹟。遺址內出土大量仰韶文化晚期和齊家文化的遺存,其中陶器包括盆、缽、罐、瓮等,部分陶器外繪有變體鳥紋、弧線、網格等彩繪圖案;石器有斧、刀、鑿等;骨角器則有鑿、錐等。[2]:17-19[6]:155[1]

註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