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樂評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樂評選創辦於2012年,由「香港音樂評論組織」主辦,是一個每年在互聯網上進行的音樂頒獎禮,以表揚香港流行音樂業界為宗旨,期望重塑一套用藝術和文化角度量度香港流行音樂的系統,肯定一班真正具時代意義的音樂工作者和歌手。
首屆頒獎禮設有十個獎項,包括年度歌曲、年度唱片、年度男女歌手和樂團等。第二屆起增設特別獎「年度樂壇事件」,回顧年中樂壇大事,選出當中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以文化評論角度剖析背後意義。所有獎項全部開放予香港音樂評論組織各會員參與提名和評選。[1]
2017年度樂評選以「香港樂評的平行時空」為題,關注本地音樂市場的碎片化現象。入圍名單於2018年2月公佈,獨立樂隊和音樂人取得多項提名;得獎名單於3月揭曉,馮穎琪作曲、周耀輝填詞、岑寧兒主唱的歌曲《剎那的烏托邦》連中三元,而王嘉儀則是唯一獨得兩獎的歌手。
2018年度主題是「再見唱片店│再湧本土浪」,入圍名單於2018年12月底公佈,得獎名單於2019年1月下旬揭曉,RubberBand憑【Hours】專輯及歌曲《未來見》連奪四獎成大贏家。
2019年度主題是「不平則評」,入圍名單於2019年12月底公佈,得獎名單於2020年2月揭曉,獨立音樂人Matt Force、Serrini及粉紅A包辦男女歌手及樂團獎項。
2020年度主題是「粵樂越惹禍」,入圍名單於2021年2月中公佈,RubberBand、YoungQueenz、南洋派對等單位入圍多個項目。得獎名單於2021年3月揭曉。
2021年度主題是「hear / here... 留下來的聲音」,入圍名單於2022年1月中公佈。得獎名單於2022年4月揭曉。馮穎琪憑《荊棘海》第四度獲頒年度旋律,C AllStar憑【人類世】第三度獲頒年度唱片。
2022年度主題是「躺評時代」,入圍名單於2023年2月初公佈。得獎名單於2023年5月揭曉。黃衍仁憑【折墮忘形】專輯獲年度唱片及年度男歌手獎。
2023年度主題是「種種可能」,入圍名單於2024年2月初公佈。得獎名單於2024年6月揭曉。RubberBand憑【JUNTOS】專輯第四次成為年度樂團,藍奕邦及陳蕾分別首摘男女歌手獎。何韻詩憑單曲《威廉》首次獲獎,並成為唯一同時個人獲得年度旋律、年度歌詞及年度歌曲三項大獎的單位。
Remove ads
背景
隨着大眾消閒和娛樂的方式逐漸多樣化,電台和電視等傳統媒體影響力日漸下降,香港的流行音樂產業亦同樣受到衝擊,能走紅的歌星和響遍全城的流行曲買少見少,坊間甚至不時出現「香港樂壇已死」的爭論。[2][3][4]
樂評人chikin指出,四個電子傳媒每年舉辦的樂壇頒獎禮雖只是商業遊戲,但卻形成不健康的音樂霸權,影響大眾對本地音樂的認識和觀感[1]。香港音樂評論組織的成立以抗衡不健康的樂壇霸權為目標,期望引發樂迷思考頒獎禮的意義,從而發現電台、電視機以外的好音樂。組織由一眾香港樂評人、傳媒工作者和音樂製作人組成,成員至今已超過二十人,各有不同年齡和背景,其中更包括來自澳門、台灣和馬來西亞但熱愛香港音樂的評論人[5]。各成員不時透過網頁、網誌、社交網絡、傳統報刊或新興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發表音樂評論文章。
頒發獎項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