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郵政總局(英語:General Post Office,縮寫:GPO)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2號,是第四代香港郵政總部。郵政總局在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進行前位處海旁,並同時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2023年,第五代郵政署總部、位於九龍灣的香港郵政大樓啟用,取代中環郵政總局的總部功能,但郵政總局會繼續提供郵政相關服務,直到2027年位於國金中心二期附近的新郵政總局落成為止。
地下大堂除郵政櫃位外,設有郵展廊,展示香港歷代郵品及郵政歷史。全層為郵政櫃位,牆上掛有從第三代郵政總局保留的部件:木製拱形匾額,寫有一段出自聖經箴言25章25節的英文:「As cold waters to a thirsty soul, So is good news from a far country」。(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14]總局外亦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與中環其他商業大廈互通。
第四代香港郵政總局跟同樣位於愛丁堡廣場的香港大會堂、昔日第三代的中環天星碼頭及停車場、及已拆卸的皇后碼頭屬同一時期的建築,並形成一個大眾市民的公共空間。2015年,國際保育組織國際現代建築文獻組織(英語:Docomomo International)將郵政總局列入「文物危急警示」(Heritage in Danger)名單,認為建築由本地工務局的資深建築師曾廣敏擔任總設計師,加上是宏偉的簡約現代建築,具保育價值,支持保留作為原有用途或作其他公共用途。不過前建築署高級建築師馮永基認為郵政總局稱不上是「精彩建築」,沒有保留價值[15]。古物諮詢委員會表示按之前的會議議決,暫時不會為1970年或其後落成的建築物評級[16]。
至2009年,前香港郵政署長陳猷烽表示,隨着交通日趨便利,郵政總局和國際郵件中心選址毋須貼近海邊和鐵路沿線。香港政府計劃於2012年與新國際郵件中心合併,一併遷往九龍灣。[18][19] 因應發展的威脅,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的香港分會向第四代郵政總局建築物發出「文物危急警示」。[20]九龍灣中央郵件中心於2014年啟用,郵政總局內的本地揀信組遷入中央郵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