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其頓名稱爭議
巴爾幹半島政治與歷史遺留問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其頓名稱爭議指希臘與北馬其頓(原馬其頓共和國)就「馬其頓」一詞的使用而引發的爭議。馬其頓共和國在1991年獨立後,鄰邦的希臘政府承認其國家地位,但強烈反對該國使用「馬其頓」做為國名。該爭議奠基於「馬其頓」在希臘歷史上的地位、馬其頓做為地區在歷史上的多次分割及歸屬變遷,以及兩國在民族與文化上的差異。

*紅色區域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曾自稱馬其頓而引發爭議。
2011年12月,世界上有133個國家承認「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名稱[1],而聯合國及德國、法國、日本[2]、澳大利亞[3]等國家則使用「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名稱。
2018年6月,兩國就這一爭端進行過多次協商,並達成一致意見——馬其頓共和國將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4],並在經過馬其頓議會批准和舉行全民公投後正式確定新名稱[5],同年9月30日舉行的公投顯示有九成的票數支持更名,但因投票率不足50%而宣告失敗。2018年10月19日,馬其頓就國名更改舉行議會修憲投票,以超過國會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法案,啟動更名為「北馬其頓」的修憲程序,為正式加入北約和歐盟鋪平了道路;馬其頓國家議會議長賈菲里宣布,國名憲法修正案獲得了80票贊成,已達到修憲法定議員支持人數,馬其頓的憲法將正式變更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6],馬其頓方面於2019年1月11日完成程序,希臘國會於2019年1月25日通過更改協議。2019年2月12日,馬其頓共和國正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Remove ads
使用馬其頓之名爭議
對於馬其頓一詞的使用,希臘方面認為古馬其頓人為古希臘人的一支,古馬其頓王國屬於希臘歷史。馬其頓共和國方面則宣稱自己是馬其頓王國和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因此堅持使用「馬其頓」這一國名。
歷史背景
北馬其頓現今領土為原奧斯曼帝國治下的魯米利亞的一部分。7世紀,斯拉夫人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1世紀初,塞繆爾始建第一個斯拉夫人的國家。此後,該地區長期處於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
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軍隊佔領馬其頓地區。經過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根據《布加勒斯特條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重新瓜分馬其頓地區,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併入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塞屬馬其頓改為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11月20日,隨着南斯拉夫解體進程,馬其頓宣布獨立,定憲法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希臘方面認為這個國名暗示着對希臘北部馬其頓大區的領土要求,因此堅決反對使用「馬其頓共和國」這一名稱,並對馬其頓共和國採取經濟封鎖。迫於壓力,1993年4月7日,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暫時國名加入聯合國,並於1995年修改了以渥吉納太陽為圖案的國旗,但對內對外仍堅持使用其憲法國名「馬其頓共和國」。[7]
希臘方面拒絕承認馬其頓族,稱其為「斯科普里人」。因國名爭議,希臘拒絕馬其頓共和國加入北約和歐盟。
為消解希臘對馬其頓加入北約的反對意見,馬其頓政府考慮更換國名。2017年6月12日,馬其頓新政府外長尼古拉·迪米特羅夫(Nikola Dimitrov)在布魯塞爾告訴北約高級官員,接納馬其頓加入北約,將有助於安定巴爾幹地區的局勢。當時,馬其頓地區因處於政治緊張態勢,發生了零星的流血事件。[8]新國名的主要幾個方案包括在「馬其頓共和國」之前加上「上」「新」「北」等字眼。屆時,210萬馬其頓公民將共同選擇一個新國名。[9]也有提議以地區舊稱「瓦爾達里」(Vardari)做國名,但馬其頓政府拒絕了這個選項。[10]
希臘和馬其頓兩國政府正就解決這一爭端展開談判,聯合國秘書長派出個人特使馬修·尼米茲負責對談判進程進行調解。馬其頓總理佐蘭·薩耶夫稱,兩國達成的最終協議還要於2018年的全民公投中予以確認。[11]有消息指出,目前希臘與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均接受「上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ka GornaMakedonija)這個候選國名。希臘方面認為「上馬其頓」(馬其頓語:Го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是一個全新的單詞,與「馬其頓」(Macedonia)一詞無論從寫法還是讀音上都不相同。[12]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表示,雅典與斯科普里方面已就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憲法國名問題達成協議。齊普拉斯向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匯報了相關情況。齊普拉斯說:「斯科普里(馬其頓)會將修訂(國名)寫入憲法。」他稱:「這是歷史性的一步。」帕夫洛普洛斯說,他對協議的達成很滿意,但協議必須得到斯科普里方面的遵循。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新國名將是「北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Северна Македонија;希臘語:Δημοκρατία Βόρειας Μακεδονίας)。
報道稱,關於改名的問題會進行議會投票或者是全民公投,之後才會將國名正式定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作為交換,希臘方面會放棄阻撓馬其頓這個巴爾幹地區國家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立場,而這也意味着兩國因國名問題長達27年爭端的結束。[13]
2018年6月,希臘與馬其頓就這一爭端進行過多次協商並達成一致意見,在普雷斯帕湖簽署馬其頓共和國將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協議[4],但要視乎馬其頓全民公投的結果。
2018年10月2日,馬其頓全民公投中有91%選民支持更改國名,惟投票率僅37%,未達50%的有效要求[14][15]。此後馬其頓仍繼續推動更改國名。2018年10月19日,馬其頓共和國國會以80票贊成和39票反對通過了更改國名的修憲議案[16][17];12月3日,國會以67票贊成和23票反對通過了更改國名的修憲草案;2019年1月11日,國會以81票贊成和29票棄權通過了更改國名的修憲法案,實現之前簽署的普雷斯帕協議,但尚須要希臘國會批准協議才能生效。[18]
2019年1月25日,希臘國會以153票對146票通過了更改國名協議,歐盟和北約對表決結果表示歡迎。[19]
Remove ads
北馬其頓更名前世界各國及地區立場

馬其頓共和國
在雙邊外交中使用「馬其頓共和國」
使用「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官方態度未知
與馬其頓共和國無外交關係
受到希臘的影響,部分國家在北馬其頓更名前並沒有與北馬其頓建交,大韓民國[20]、格魯吉亞[21]、亞美尼亞[22]、菲律賓等國直到北馬其頓更名後才陸續與北馬其頓建立外交關係。[2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