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尔默地下直径线
Remove ads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瑞典語Citytunneln,中文又稱:馬爾默城市隧道)是下穿瑞典馬爾默市區的一條鐵路地下直徑線。隧道兩端分別位於馬爾默中央車站許利厄站,南北貫穿馬爾默市區地下。全長6千米,承載厄勒海峽鐵路于斯塔德鐵路英語Ystad Line。在許利厄站出隧道後繼續向前,則可經厄勒海峽大橋直達哥本哈根火車總站。馬爾默地下直徑線建成後,馬爾默中央車站也由盡頭式車站變為通過式車站。工程總共花費94.5億瑞典克朗。建設工程於2005年3月8日開工。2010年12月4日在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主持下舉辦竣工典禮。2010年12月12日投入實際營運。[1]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由兩條平行的鐵路隧道組成,分別對應馬爾默地下直徑線承載的複線鐵路的兩條鐵路。

快速預覽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 Citytunneln, 概覽 ...
Remove ads

背景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的規劃起於1991年,當時計劃新建馬爾默地下直徑線作為還停留在規劃階段的松德海峽大橋連接線的一部分。[2] 1995年,馬爾默地下直徑線進入設計階段。北起配合馬爾默地下直徑線而新建的馬爾默中央車站地下通過式站台。馬爾默中央車站也將成為經厄勒海峽大橋行駛在瑞典丹麥間的國際列車的一個主要停靠站。中間經過新建的地下車站——三角地站。當時曾計劃將三角地站,建設成全瑞典最大的火車站,以疏解馬爾默市中心南部的交通壓力,不過現在的三角地站僅僅是一座小型火車站。位於馬爾默南部的隧道另一端還將新建許利厄站

建設

建設工程於2005年3月8日在馬爾默中央車站三角地站許利厄站同步開工。為配合馬爾默地下直徑線,馬爾默中央車站在主樓北側增加了供通行於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的列車停靠的地下站台。馬爾默中央車站地下站台採用明挖回填法修建,明挖長度為0.8千米。

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採用了分段封路明挖+暗挖為主的修建方式。建造三角地站時,先在三角地站南北兩端挖了兩個深度為25米的豎井,之後將設備由豎井放入,最後暗挖完成三角地站施工。 南端的許利厄站建在深約7米的下沉式凹槽中,站台股道中段上蓋許利厄站站房及其它建築,站台股道其餘部分露天。馬爾默地下直徑線多數路段使用兩台盾構機暗挖而成,兩台盾構機分別負責挖掘兩條鐵路行車隧道(對應其所承載的複線鐵路的兩條鐵軌)。兩台盾構機均由隧道南端的許利厄站開始挖掘工作,分別於2006年11月和2007年2月投入挖掘工作。2008年3月25日,其中一台盾構機到達隧道另一端的馬爾默中央車站。2008年4月21日,另一台盾構機也到達隧道另一端的馬爾默中央車站。2010年12月竣工,比原計劃提前了6個月。

Remove ads

線路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全程位於地下隧道中,下穿馬爾默市中心。北起馬爾默中央車站,在馬爾默中央車站停靠且經過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的列車均使用位於馬爾默中央車站北側的地下站台。經位於馬爾默市中心的新建地下車站三角地站,該站埋深25米。之後繼續向南,經霍爾馬(Holma),到達馬爾默地下直徑線南端的許利厄站

許利厄站是一座位於馬爾默市區南部開發區的一座新建車站。過許利厄站後,到達位於許利厄站西南方不遠處的一處鐵路三角線。自這一三角線,向西是通往丹麥厄勒海峽鐵路,向東則是通往于斯塔德特雷勒堡的鐵路。[3][4]

更多資訊 車站及出口, 里程 ...

營運

馬爾默地下直徑線的開通令馬爾默中央車站盡頭式車站變為通過式車站,這樣大大加快了在馬爾默中央車站停靠但不在馬爾默中央車站始發終到的列車及由馬爾默中央車站出發經松德海峽大橋通往丹麥的列車的營運效率。隨馬爾默地下直徑線而分別在馬爾默中部、南部新建的三角地站許利厄站為出行者提供了新的選擇。[3][5]

2012年,馬爾默地下直徑線改用新式的歐洲鐵路交通管理系統英語ERTMS,這一系統設計的目的在於簡化原先歐洲各國各自為政的鐵路交通管理系統,丹麥瑞典也是主要參與者。[6][7]

圖片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