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駿 (189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骏 (1895年)
Remove ads

馬駿(1895年9月12日—1928年2月15日),又名天安遹泉准台,男,回族吉林省寧古塔(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人,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

快速預覽 馬駿, 字 ...

生平

1912年,馬駿進入吉林一中,1915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1919年,馬參加五四運動,當選為天津學生聯合會副會長兼執行部長。8月,馬駿發動天津當地穆斯林和學生,前往北平天安門進行示威,抗議山東鎮守使馬良擅殺當地回民領袖馬雲亭,一度被捕,後在周恩來等人的營救下被釋放。

1919年9月16日,馬駿隨同周恩來、鄧穎超郭隆真劉清揚等人一同發起成立覺悟社。11月10日,馬駿當選為全國各界聯合會常務理事,在上海宣傳革命。當年年底馬駿回到天津,領導開展抵制日本商品的運動,次年1月再次入獄,7月18日方才被釋放。1920年底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天津第一批共產黨員[1]

1922年,馬駿受命前往哈爾濱等地秘密開展活動,負責在東北發展中共組織。1924年,馬駿組織吉林各界開展聲援五卅運動的活動,遭到通緝,其父馬喜貴遇難。在此情況下,馬駿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留學期間曾負責中山大學的中共黨務組織。

1927年,馬駿奉調回國,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12月3日在北京被捕。1928年2月15日,馬駿被張作霖下令處決[2]

1945年,中共七大會議,追認馬駿為革命烈士。1951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馬駿烈士墓修建新墓碑,由郭沫若題寫「回族烈士馬駿同志之墓」的墓碑。198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修繕馬駿墓,鄧穎超題寫「回族烈士馬駿之墓」八字[1]

Remove ads

紀念

馬駿烈士墓位於今北京日壇公園寧安市建有馬駿烈士紀念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