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文瑞

台灣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文瑞
Remove ads

高文瑞臺灣話Ko bûn-suī,1894年7月3日—1977年5月5日),字逸貞日治時期曾取名高本晃瑞臺南縣將軍鄉(今臺南市將軍區漚汪人。臺南地區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日治時期曾任佳里街街長,戰後擔任第一任臺南縣縣長,在臺南縣地方派系上屬於「海派」。

快速預覽 高文瑞, 前任 ...
快速預覽 學歷, 經歷 ...
Remove ads

早年生平

高文瑞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7月3日出生。父系祖先祖籍中國山東渤海,明末隨延平郡王來臺,定居將軍。父親高瑞雲(1856-1917)務農為業,為漚汪地方重要領袖,日治時期曾出任漚汪堡區長。[1]高瑞雲娶了四個老婆,母高李詠為後港望族,與高瑞雲生下高文瑞、高清分(曾任漚汪庄庄助役、將軍信用組合長、將軍庄長等職)二子。

高文瑞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3月自蕭壠公學校畢業,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大正五年(1916年)從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

畢業後高文瑞曾歷任學甲公學校及蕭壠公學校訓導,後升為教喻。曾出任臺灣製藥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專務董事)。

地方公職

大正十三年(1924年)高文瑞出任佳里庄助役(相當於副鄉長),同時被任命為庄協議會副議長。

昭和三年(1928年)任佳里庄長,昭和八年(1933年)佳里庄升格為佳里街時,高文瑞出任首任街長。除擔任街長外,也同時擔任佳里庄農事改良組合長、嘉南大圳實行小組聯合會長、臺南州農會佳里庄代表等職。

Thumb
漚汪文衡殿「宗尼山」匾,昭和十一年(1936年)立。當時獻匾者還有「佳里街長高文瑞」。戰後在「去日本化」政策下剔除「昭和十一年」改為「民國二十五年孟秋」,高文瑞任第二任臺南縣長時再修匾為「台南縣第二屆縣長高文瑞」立款,1971年再修匾。直到2005年文化意識抬頭,才將上匾修回「昭和十一年」,下款僅保留「將軍庄長 本廟管理者高清分立」字樣[2]:384-385

昭和十一年(1936年),高文瑞與高清分、高文旦等人「呈奉上峰許可」(日本政府同意),取得漚汪文衡殿募款許可證明,總計「募金1萬2000圓」,然後合「廟產3000圓」,於翌年(1937年)梅月(農曆四月)動工,至昭和十三年(1938年)花月(農曆二月)峻工落成。[2]:384

吳新榮在1930年代的日記中,將高文瑞視為佳里地方政治的「舊派=元老派=街長派(文瑞派)」。與吳新榮代表的「新派=青年派=鹽分地帶派(新榮派)」對立。然而由於「街長派」陣營是以日本人協議會員的「元老」和官選議員為核心,在佳里街協議會上人數超過「青年派」且精於實務,因此吳新榮等「青年派」在街協議會中,只能順應「街長派」的意見。也使吳新榮迅速對街協議會失去熱誠。[3]:214

昭和十六年(1941年)10月,高文瑞申請改日本名「高本晃瑞」。[4]同年,高文瑞辭職佳里街長。在戰後國民黨豢養的《中華日報》稱辭職理由是「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那時地方正遭水患,日吏不恤民命,橫徵暴斂,先生據理反映,建議減輕稅賦,解決民困,因與日吏衝突,憤而辭職」。[5]

辭職後高文瑞「退隱田莊,以讀歷代聖賢及諸子百家書籍,並精研三民主義,奠定報效祖國根基,民族意識與高超志節,表露無遺。」[5]

Remove ads

戰後

戰後初期

戰後高文瑞曾任北門家政學校北門農校校長,並參與創辦北門中學,出任首任校長。1950年出任台南縣(包括今雲嘉南)曾文區(原日治時期曾文郡)區長,也奠定其在北門區、曾文區的政界及教育界基礎。[6]:7

臺南縣縣長時期

1951年,高文瑞出馬角逐第一屆民選臺南縣縣長選舉,獲臺南地方派系「海派」包括參議會議長陳華宗、工業矩子龔聯禎等人的支持,[6]:8而且有臺南縣出身的吳三連黃朝琴大力聲援。[7]:164在4月15日選舉中,以106,631票,50.08%得票率擊敗臺南縣政府財政科長高錦德高育仁之父)、縣參議會主任秘書蔡愛仁蔡愛智長兄)等強敵當選臺南縣長,6月1日就職。

在日治時期與其對立的吳新榮也在選舉中表態支持高文瑞。

1954年4月的第二屆臺南縣縣長選舉中,高文瑞面對中國青年黨黃千里(六甲鄉出身,曾任臺北市自來水廠廠長)挑戰,黃千里以結合新營新化新豐善化對抗「北門派」為號召。最後高文瑞以129,668票,56.00%得票率,擊敗連任。[6]:111957年卸任。

第二期縣長任內,發生縣府福利社出納林清藤捲款公款四十七萬元潛逃的事件,導致全縣三千多名公教人員的油鹽實務代金沒有着落。林清藤最終被捕判刑,雖然該事情與高文瑞並無關連,但高文瑞仍被批「用人不當」。[7]:165

Remove ads

卸任後

高文瑞卸任後,遷出縣長官舍住在新營鎮(今新營區)。[7]:166後因天仁工商校長吳石山校長逝世,高文瑞於1960年出任天仁工商校長,直到1975年8月退休卸任。[8]遷居於高雄市[7]:166

1977年5月5日下午三時,高文瑞因病逝世於高雄寓所。[9]5月28日上午九時移靈高雄市鼓山區明誠中學後面廣場設奠,九時三十分家祭、十時十分起公祭後安葬。[10]

家庭

  • 高文瑞妻子林氏朕,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生。為麻豆林文敏家族林嘯瀛次女。林嘯瀛在日治時期曾任壯丁團長、保正
  • 高文瑞次男高宗仁,1928年(昭和三年)生。曾任國民大會代表、國民黨嘉義縣及高雄縣黨部主委。2009年3月逝世。[11]

註釋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