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濱町
位於日本福井縣西南部的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濱町(日語:高浜町/たかはまちょう Takahama chō */?)為位於日本福井縣西南部,也是全縣最西端的行政區劃。
西側以又被稱為「若狹富士」的青葉山與京都府舞鶴市相隔,南側則為丹波高地,北側臨若狹灣,西起音海半島,東部一直至大島半島。
由於距離西側的京都府舞鶴市僅需約半小時車程,轄內有不少居民是前往舞鶴市工作或就學,因而被歸入舞鶴都市圏的一部分。[2]
在轄區西部音海半島上設有關西電力的核能發電廠-高濱發電廠。
Remove ads
人口
![]() | ||||||||||||||||||||||||||||||||||
高濱町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高濱町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高濱町
■綠色是全國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高濱町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歷史
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若狹國大飯郡,若狹國在11世紀後曾是京都的海產食物來源,因而被稱為御食國,並在與京都之間建有鯖街道以將海產食物送往京都,而高濱也有一條通往京都的道路,由於位於最西端,因而被稱為「西之鯖街道」。[3][4]
14世紀後開始由一色氏長期擔任若狹守護並支配此地,直到15世紀中被若狹武田氏取代,在此期間此區域則是尤其家臣逸見氏所治理,並建有高濱城;在織田信長崛起後,此地又隨着若狹國成為丹羽長秀的領地,但高濱城初期仍是繼續交由逸見氏負責。1594年一度由豐臣秀吉的親族木下利房入主高濱城,並建立高濱藩,但在關原之戰時因屬於西軍而致在高濱的領地被沒收。
17世紀進入江戶時代後,高濱城隨着若狹國成為京極高次小濱藩的領地,但高濱城也由於一國一城令而遭到廢除,1634年後小濱藩改由酒井氏入主直到19世紀江戶時代結束。
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後改隸屬小濱縣,不過在隔年的第一次府縣整併中小濱縣整併至敦賀縣,但敦賀縣在1876年遭到廢除後,此地被併入滋賀縣,直到1881年才改隸屬新設立的福井縣。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設立高濱村,同時現在的高濱町轄區西部在當時則屬於內浦村和青鄉村,東部則屬於和田村;高濱村先在1912年升格為高濱町,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併期間,由這四個行政區劃於1955年合併為新設立的高濱町。
Remove ads
行政
Remove ads
交通
鐵路小濱線以東西向通過轄內主要市區,往東可經小濱市至敦賀市,再轉入北陸本線和湖西線,往西則可至舞鶴市接入舞鶴線。
高速公路舞鶴若狹自動車道雖然也通過轄內,但由於路段位於山區中,在轄內的部分有半數以上路段是位於隧道之中,因此在此並未設立交流道,須往南至位於大飯町的大飯高濱交流道才能進入高速公路;因此轄內最主要的公路是國道27號,該公路在高濱町內的通過路段與鐵路小濱線大致相同。
-
若狹和田車站
-
若狹高濱車站
-
三松車站
-
青鄉車站
觀光資源


過去將高濱本地海產送往京都的「西之鯖街道」,已在2010年被列入「日本風景街道」並作為高濱發展觀光的主題,除了推銷當地海鮮美食,也以「鯖蕎麥麵」作為本地特色食物。[4]
在北側若狹灣沿岸則有包括若狹和田海灘、白濱海水浴場、鳥居濱海水浴場、 城山海水浴場、若宮海水浴場、はまなすパーク海水浴場、 惠比壽濱公園海水浴場、難波江海水浴場在內的多個海水浴場,甚至城山海水浴場就直接在海蝕洞明鏡洞旁,也被列為日本夕日百選之一,整個海岸線已在2007年被劃入若狹灣國定公園。
姊妹、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