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克·米格諾拉

美國漫畫家,地獄男爵的創作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麥克·米格諾拉
Remove ads

麥克·米格諾拉(英語:Mike Mignola,1960年9月16日[1])是一名美國漫畫家,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地獄怪客》。該系列為黑馬漫畫旗下共享漫畫系列的一部分,包括《超自然調查防禦署》、《魚人亞伯》、《龍蝦強森英語Lobster Johnson》以及各種衍生作品。他也為黑馬創作了其他超自然靈異主題的作品,包括《巴爾的摩英語Baltimore_(comics)》、《喬·戈勒姆英語Joe_Golem》和《驚奇螺絲頭英語The_Amazing_Screw-On_Head》。

快速預覽 麥克·米格諾拉, 本名 ...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麥克爾·約瑟夫·米格諾拉(Michael Joseph Mignola)於1960年9月16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2]。自幼熱愛幽靈怪物,並在13歲時閱讀了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的《德古拉》(Dracula)後,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與民間傳說產生了濃厚興趣。

1980年,他開始為漫畫迷同人誌漫畫讀者英語The Comic Reader》第183期投稿插畫[3],並於1981年首次繪製封面(第196期)。[4]1982年,他自加州藝術學院畢業,取得插畫學士學位(BFA in Illustration),懷着「靠畫怪物維生」的夢想搬到紐約市居住(現居加州)。

1982年,米格諾拉在漫威漫畫擔任描線師英語Inker,主要負責《功夫大師英語Master_of_Kung_Fu_(comics)》,但因技術尚未成熟而工作不順,後在編輯建議下轉型為鉛筆畫家英語Penciller。此後,他在《漫威號角英語Marvel Fanfare》和《納摩》上的表現廣受好評,開始接到更多工作。1983年,他參與了《夜魔俠》與《鐵拳與強力人英語Power Man & Iron Fist》等作品的描線工作,後來更負責繪製《浩克》等漫畫。

1987年,米格諾拉開始為DC漫畫工作。並在1988年至1989年與編劇吉姆·史塔林英語Jim Starlin合作,推出DC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跨界作品宇宙奧德賽英語Cosmic Odyssey (comics)》,共四冊。他還為《黑暗騎士:黑暗之城》(Dark Knight, Dark City)等多部蝙蝠俠系列作品繪製封面。

至1990年代初期,米格諾拉仍持續為DC與漫威的漫畫期刊繪製封面及備用故事。

Remove ads

黑馬漫畫

1993年,米格諾拉轉投黑馬漫畫,並於1994年推出首部原創作品《地獄怪客》,首部故事〈地獄怪客:毀滅的種子英語Hellboy:_Seed_of_Destruction〉由約翰·伯恩(John Byrne)擔任編劇,自此之後的《地獄怪客》系列則由米格諾拉親自負責劇本。

自2007年起,米格諾拉逐漸將繪畫工作交由鄧肯·費格雷多英語Duncan Fegredo理查德·柯本英語Richard Corben等人負責,自己專注於劇本與封面設計。而衍生作品《超自然調查防禦署則由約翰·阿克迪英語John Arcudi編劇、蓋伊·戴維斯英語Guy Davis (comics)繪製,米格諾拉負責封面設計。2008年的短篇《摩洛克教堂》(In the Chapel of Moloch)是米格諾拉自2005年《孤島》(The Island)以來,首次同時擔任劇本與繪畫的作品。

自2012年底開始,米格諾拉再度親自繪製《地獄怪客:地獄之旅》(Hellboy in Hell)系列,這是他為該系列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5]自2015年,米格諾拉開始連載《科學怪人》,改作品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2020年,該系列進一步擴展,推出了雪萊小說的續集《科學怪人:未完結》。[6]

Remove ads

風格

受到少年時期對超自然現象與神秘事物的喜好影響,米格諾拉逐漸形成了高對比、陰影濃重的獨特畫風。在1980年代末期,他確立了如今廣為人知的藝術風格,並創作了最能展現此風格的代表作《地獄怪客》。阿蘭·摩爾曾評論米格諾拉的畫風為「德國表現主義傑克·科比的結合」,而他的作品也被認為融合了傑克·柯比與亞歷克斯·托特英語Alex Toth的藝術特色。[7]

談及其強烈的光影對比,米格諾拉表示,這是為了讓畫面在第一眼就能吸引觀眾的目光,並刻意省略不必要的細節,以提升視覺衝擊力。他曾提到,自己喜歡繪製槍套,但不擅長描繪槍械本身。

談到宗教背景對其藝術創作的影響時,米格諾拉在2014年的一次訪談中表示:「不,其實我並不真正相信任何東西,至少在意識層面上沒有。這正是其中的美妙之處。我從小接受天主教教育,學過一堆東西。我覺得宗教很迷人,但它從未限制過我。我可以隨意玩弄那些元素,而不必過於虔敬。在我筆下的地獄地理中,有一些彌爾頓式的影子,但我所描繪的地獄,更接近我在《驚奇螺絲頭》中創造的世界。基本上,它是一堆雜亂堆砌的老建築,完全是我想畫什麼就畫什麼。」[2]

影視作品

米格諾拉曾參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1992年電影《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擔任插畫師,並為該片繪製改編漫畫。[8][9]此外,他在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於2001年出品電影《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中擔任美術設計[10],並為吉勒摩·戴托羅執導的《刀鋒戰士2》繪製概念藝術

他為《蝙蝠俠:煤氣燈下的哥譚英語Gotham by Gaslight》設計的1880年代蝙蝠俠服裝,後來也出現在電視動畫《蝙蝠俠:智勇悍將》中。

2004年,《地獄男爵》被吉勒摩·戴托羅改編為真人電影,米格諾拉本人深度參與製作過程。2008年,續集《地獄怪客2:金甲軍團上映。期間,他也參與製作了兩部《地獄男爵》動畫電影,《地獄怪客:風暴之劍英語Hellboy: Sword of Storms》(2006年)與《地獄怪客:鐵血驚魂英語Hellboy: Blood and Iron》(2007年),皆以DVD形式發行。此後,米格諾拉參與了重啟電影《地獄怪客:血後的崛起》的劇本創作,該片由尼爾·馬歇爾執導。米格諾拉也與克里斯多福·高登英語Christopher Golden共同編寫了2024年重啟電影《地獄怪客:歪曲人的詛咒》的劇本。

2006年,短篇作品《驚奇螺絲頭英語The_Amazing_Screw-On_Head》被改編為動畫,並於科幻頻道播出。2012年上映的皮克斯動畫電影《勇敢傳說》中,米格諾拉為片中的建築設計繪製了概念藝術。[11]

2022 年,米格諾拉的職業生涯在紀錄片《麥克·米格諾拉:畫怪物英語Mike_Mignola:_Drawing_Monsters》中得到重點介紹。這部電影由凱文·康拉德·漢納英語Kevin_Hanna吉姆·德莫納科斯英語Jim Demonakos執導,講述了米格諾拉創作《地獄怪客》系列的歷程,並採訪了戴托羅和尼爾·蓋曼等業內人物。[12][13]

Remove ads

作品列表

地獄怪客系列

  • 地獄怪客》(1993–2018年)
    • 地獄怪客:毀滅的種子英語Hellboy: Seed of Destruction》(1994年3月至6月,與約翰·伯恩合作)
    • 地獄怪客:喚醒惡魔英語Hellboy:_Wake_the_Devil》(1996年6月-10月)
    • 地獄怪客:鎖鏈棺材與其他英語Hellboy:_The_Chained_Coffin_and_Others》(1998年8月5日出版)
      • 《屍體》(1995年)
      • 《鐵鞋》(1996年)
      • 《幾乎巨人》(1997年)
      • 《地下聖誕》(1998年)
      • 《巴巴雅加》(1998年)
    • 地獄怪客:末日的右手英語Hellboy:_The_Right_Hand_of_Doom》(2003年1月29日出版)
      • 《頭顱》(1998年)
      • 《末日的右手》(1998年)
      • 《毀滅之手》(1998年)
      • 《吸血妖魔》(1999年)
      • 《再見,托德先生》(1999年)
      • 《薄煎餅》(1999年)
      • 《邪惡之盒》(1999年)
      • 《野獸的本質》(2000年)
      • 《佛爾德王》(2000年)
    • 地獄怪客:征服者蠕蟲英語Hellboy:_Conqueror_Worm》(2001年5月至8月)
      • 《征服者蠕蟲》(2001年)
    • 地獄怪客:奇怪的地方英語Hellboy:_Strange_Places》(2006年4月26日)
      • 《第三個願望》(2002年)
      • 《孤島》(2005年)
    • 地獄怪客:巨魔女巫及其他英語Hellboy:_The_Troll_Witch_and_Others(2007年10月3日)
      • 《卡普博士的實驗》(2003年)
      • 《佩南格蘭》(2004年)
      • 《巨魔女巫》(2004年)
      • 《食屍鬼》(2005年)
      • 《馬科瑪》(2006年,與理查德·柯本英語Richard_Corben合作)
      • 《九頭蛇與獅子》(2006年)
    • 地獄怪客:黑暗的召喚英語Hellboy:_Darkness_Calls》(2007年4月至11月)
      • 《黑暗的召喚》(2007年,與鄧肯·費格雷多英語Duncan_Fegredo合作)
    • 地獄怪客:歪曲人及其他英語Hellboy:_The_Crooked_Man_and_Others》(2008年7月至9月)
      • 《航向深海者》(2007年,與約書亞·戴薩特英語Joshua_Dysart傑森·肖恩·亞歷山大英語Jason_Shawn_Alexander合作)
      • 《布拉格的吸血鬼》(2007年,與P. 克雷格·羅素英語P._Craig_Russell合作)
      • 《鼴鼠》(2008年,與鄧肯·費格雷多合作)
      • 《歪曲人》(2008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
      • 《摩洛克教堂》(2008年)
    • 地獄怪客:狂野的狩獵英語Hellboy:_The_Wild_Hunt》(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
    • 《地獄新娘》(2009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
    • 《地獄怪客在墨西哥》(2010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
    • 地獄怪客:風暴與憤怒英語Hellboy:_The_Storm_and_the_Fury》(2010年)
      • 《狂怒》(2011年,與鄧肯·費格雷多合作)
    • 《風暴》(2010年,與鄧肯·費格雷多合作)
    • 《惠特爾家族的遺產》(2010年)
    • 《邪惡雙重秀》(2010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
    • 《沉睡與死亡》(2010年,與斯科特·漢普頓英語Scott_Hampton合作)
    • 《巴斯特·奧克利的願望》(2011年,與凱文·諾蘭合作)
    • 《人類本質》(2011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收錄於《B.P.R.D.:人類本質》)
    • 《活死人之家》(2011年,與理查德·柯本合作)
    • 《對戰阿茲特克木乃伊》(2011年)
    • 《午夜馬戲團》(2013年,與鄧肯·費格雷多合作)
    • 《地獄怪客的婚禮》(2013年,與米奇·麥克馬洪合作)
    • 《棺材人》(2014年,與法比奧·穆恩合作)
    • 《棺材人2:再戰》(2015年,與加布里埃爾·巴合作)
    • 《沉默之海》(2017年,與加里·賈尼英語Gary_Gianni合作)
    • 《克蘭普斯之夜》(2018年,與亞當·休斯合作)[14]
  • 《地獄怪客在地獄》(2012–2016年)[15]
  • 《地獄怪客與超自然調查防禦署》(2014–2018年)
  • 超自然調查防禦署》(2002–2013年)
  • 《超自然調查防禦署:地獄降臨》(2010–2016年)
  • 《超自然調查防禦署:你所熟知的惡魔》(2017–2018年)[16]
  • 龍蝦強森英語Lobster Johnson》(2007–2017年)
  • 魚人亞伯》(2008–2016年)
  • 《愛德華·格雷爵士:女巫獵人》(2008–2009年)[17]
  • 《科什契如何成為不死者》(2009年,與蓋·戴維斯合作)
  • 《巴巴雅加的盛宴》(2009年,與蓋·戴維斯合作)
  • 《錘神44》(2013年)[18]
  • 《弗蘭肯斯坦:地底世界》(2015年,與本·斯坦貝克合作)[19]
  • 《破碎的容器》(2016年,與斯科特·阿利、提姆·塞爾合作)
  • 《黑焰崛起》(2016年,與克里斯·羅伯森、克里斯托弗·米頓合作)
  • 《大暴雪》(2017年,與克里斯·羅伯森、克里斯托弗·米頓合作)
  • 《平安夜》(2017年,與克里斯·羅伯森、保羅·格里斯特合作)
  • 《費爾菲爾德的最後女巫》(2017年,與斯科特·阿利、塞巴斯蒂安·費烏馬拉合作)
  • 《訪客:他為何而來又為何留下》(2017年,與克里斯·羅伯森、保羅·格里斯特英語Paul_Grist_(comics)合作)
  • 《拉斯普京:龍之聲》(2017年,與克里斯·羅伯森、克里斯托弗·米頓合作)
  • 《不死的科什契》(2018年,與本·斯坦貝克合作)[20]
  • 《特魯斯代爾小姐與希佩博利亞的衰落》(2024年,與傑西·洛納根、克萊姆·羅賓斯合作)[21]
Remove ads

其他漫畫

  • 火箭浣熊英語Rocket_Raccoon_(limited_series)》(擔任畫師,劇本由比爾·曼特洛撰寫,阿爾·戈登負責描線,四期限量系列,漫威漫畫,1985年)
  • 驚奇冒險英語Amazing_Adventures》第3期 - 短篇故事〈猴見猴死〉(劇本由史蒂夫·恩格爾哈特撰寫,選集系列,漫威漫畫,1986年10月)
  • 科倫編年史英語Corum_Jhaelen_Irsei#In_other_media》第1–6期、第9期、第11–12期(擔任畫師,與麥克·巴隆及馬克·沙恩布倫合作,第一漫畫公司,1987年)
  • 幻影異客英語Phantom_Stranger》(擔任畫師,劇本由保羅·庫珀伯格撰寫,P·克雷格·羅素負責描線,四期限量系列,DC漫畫,1987–1988年)
  • 氪星的世界》(擔任畫師,劇本由約翰·伯恩撰寫,瑞克·布萊恩特負責描線,四期限量系列,DC漫畫,1987–1988年)
  • 宇宙奧德賽英語Cosmic Odyssey (comics)》(擔任畫師,與編劇吉姆·斯塔林及描線師卡洛斯·加爾松合作,DC漫畫,1988年,平裝本226頁,泰坦圖書出版,ISBN 1-84023-715-5,DC漫畫版 ISBN 1-56389-051-8
  • 奇異博士末日博士:勝利與折磨》(編劇為羅傑·斯特恩,與馬克·巴傑共同繪製,漫威漫畫,1989年)
  • 蝙蝠俠系列
    • 蝙蝠俠:煤氣燈下的哥譚英語Gotham by Gaslight》(擔任鉛筆畫師,與編劇布萊恩·奧古斯汀合作,P·克雷格·羅素負責描線,DC漫畫異世界系列,單行本48頁,1989年,泰坦出版,ISBN 1-85286-265-3,DC漫畫版 ISBN 0-930289-67-6
    • 蝙蝠俠:黑闇騎士傳奇英語Batman:_Legends_of_the_Dark_Knight》第54期〈聖域〉(擔任鉛筆畫師及故事作者,與編劇丹·拉斯普勒合作,威利·舒伯特負責文字設計,馬克·奇亞雷洛上色,DC漫畫,1993年)
    • 蝙蝠俠:哥譚厄運英語Batman:_The_Doom_That_Came_to_Gotham》(擔任編劇,三期迷你系列,DC漫畫異世界系列,2000年)
  • 《金鋼狼:叢林冒險》(擔任畫師,與編劇沃爾特·西蒙森及描線師鮑勃·維亞塞克合作,單行本特別版,漫威漫畫,1990年)
  • 法夫德與灰鼠英語Fafhrd_and_the_Gray_Mouser》(擔任畫師,與編劇霍華德·柴金及描線師阿爾·威廉姆森合作,四期限量系列,Epic漫畫,1990–1991年,2024年再版)
  • 《泰德·麥基弗的都會》第9–11期(擔任畫師,與泰德·麥基弗合作的三部曲迷你系列《艾迪·柯倫的復活》,Epic漫畫,1991年)
  • 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官方電影改編漫畫》(擔任畫師,與編劇羅伊·湯瑪斯及描線師約翰·奈伯格合作,四期迷你系列,Topps漫畫,1992年)
  • 鐵狼:革命之火》(擔任畫師,與編劇霍華德·柴金、約翰·弗朗西斯·摩爾及藝術家P·克雷格·羅素合作,104頁,1992年,泰坦圖書出版,ISBN 1-56389-065-8,DC漫畫版 ISBN 1-56389-065-8
  • 《雷·布萊伯利漫畫》第4期 - 短篇故事〈城市〉(與威利·舒伯特合作文字設計,Topps漫畫選集系列,1993年)
  • 《喪屍世界:蠕蟲冠軍》(擔任編劇,與帕特·麥克伊恩合作繪製,三期迷你系列,黑馬漫畫,1997年,平裝本80頁,1998年版 ISBN 1-56971-334-0,2005年版 ISBN 1-59307-407-7
  • 《珍妮·芬:末日彌賽亞》(擔任劇本,與特洛伊·尼克西及法瑞爾·達爾林普爾合作繪製,平裝本收錄《珍妮·芬》第1–2期,Oni出版社,1999年,128頁,Boom! Studios再版,2008年6月,ISBN 1-934506-14-1
  • 《驚奇螺絲頭與其他奇趣事物》(黑馬漫畫,2010年,收錄作品包括:)
    • 驚奇螺絲頭英語The_Amazing_Screw-On_Head》(單期漫畫,2002年)
    • 《魔術師與蛇》(與凱蒂·米格諾拉合作,收錄於《圓滿結局》選集,2002年)
    • 《阿布·貢與豆莖》(原繪於1998年,為本合集重新繪製並擴充)
    • 《女巫與她的靈魂》(專為本合集繪製)
    • 《火星的囚徒》(專為本合集繪製)
    • 《驚奇事物的禮拜堂》(專為本合集繪製)
  • 巴爾的摩英語Baltimore_(comics)》(黑馬漫畫)系列
    • 《瘟疫之船》(與克里斯多福·高登、班·斯滕貝克合作,2010年)
    • 《過客》(與克里斯多福·高登、班·斯滕貝克合作,免費漫畫日特刊,2011年)
    • 《詛咒之鐘》(2011年)
    • 《萊斯科瓦博士的解藥》(2012年)
    • 《戲劇》(2012年)
    • 《寡婦與戰車》(2013年)
    • 《審問官》(2013年)
    • 《地獄列車》(2013年)
    • 《白骨禮拜堂》(2014年)
    • 《哈爾尤的女巫》(與彼得·貝格廷合作,2014年)
    • 《狼與使徒》(2014年)
    • 《紅王教團》(2015年)
    • 《空墓》(2016年)
    • 《紅色王國》(2017年)
  • 《喬·戈倫:神秘偵探》(黑馬漫畫)系列
  • 《與屍共舞及未知國度的奇異故事》(黑馬漫畫,預計2025年出版)
Remove ads

小說

獎項

1995年
  • 艾斯納獎「最佳作家/藝術家」,作品:《地獄怪客:毀滅的種子》
  • 艾斯納獎「最佳圖像小說(再版)」,作品:《地獄怪客:毀滅的種子》
  • 哈維獎「最佳藝術家」
  • 唐·湯普森獎英語Don_Thompson_Awards「最佳墨線成就獎」
1996年
  • 哈維獎「最佳藝術家」
  • 哈維獎「最佳再版圖像小說」,作品:《地獄怪客:聖奧古斯丁的狼群》
1997年
  • 艾斯納獎「最佳作家/藝術家」,作品:《地獄怪客:喚醒惡魔》
1998年
  • 艾斯納獎「最佳作家/藝術家」,作品:《地獄怪客:幾乎是巨人》、《地獄怪客聖誕特刊》與《小地獄怪客萬聖節特刊》
2000年
  • 哈維獎「最佳藝術家」,作品:《地獄怪客:邪惡之盒》
2002年
  • 艾斯納獎「最佳有限系列」,作品:《地獄怪客:征服者蠕蟲》
2003年
  • 艾斯納獎「最佳幽默出版物」,作品:《奇妙螺絲頭》
  • 艾斯納獎「最佳短篇故事」,作品〈魔術師與蛇〉
2004年
  • 鷹獎英語Eagle_Awards「最受喜愛的漫畫作家/藝術家」
  • 艾斯納獎「最佳與漫畫相關書籍」,作品:《地獄怪客藝術集》

獲頒「墨水瓶獎」(Inkpot Award)

2006年
  • 鷹獎「最受喜愛的漫畫作家/藝術家」
2007年
  • 鷹獎「榮譽名人榜」
  • 鷹獎「最受喜愛的彩色美國漫畫」,作品:《地獄怪客:黑暗的召喚》
2008年
  • 哈維獎「最佳封面藝術家」
  • 鷹獎「最受喜愛的彩色美國漫畫」
  • 入選鷹獎「榮譽名人榜」
  • 榮多·哈頓經典恐怖獎「最佳恐怖漫畫」,作品:《地獄怪客:摩洛克教堂》
2009年
  • 艾斯納獎「最佳有限系列」,作品:《地獄怪客:歪曲人》
  • 艾斯納獎「最佳圖像小說(再版)」,作品:《地獄怪客典藏版》第 1、2 卷
  • 艾斯納獎「最佳出版設計」,作品:《地獄怪客典藏版》第 1、2 卷
  • 墨線獎英語Inkwell_Awards「全方位獎」
2010年
  • 哈維獎「最佳封面藝術家」,作品:《地獄怪客:地獄新娘》
2011年
  • 鷹獎「最受喜愛的作家/藝術家」
  • 鷹獎「最受喜愛的藝術家(墨線類)」
  • 艾斯納獎「最佳單期漫畫(或單篇故事)」,作品:《地獄怪客:邪惡雙重秀》
2019年
  • 入選哈維獎「名人堂」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