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太陽731

1988年香港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太陽731》(英語:Men Behind the Sun[2]是一部由牟敦芾導演,於1988年上映的香港歷史題材電影。影片刻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關東軍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香港電影。本電影為香港改行三級制度後,首部被評級為三級的香港電影。

快速預覽 黑太陽731Men Behind the Sun, 基本資料 ...

故事劇情描述日本關東軍731部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生產細菌,部署細菌戰的過程與對中國人所作的暴行。影片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取景,運用紀錄片手法呈現日本軍人進行人體實驗的各種血腥殘酷手段。因特效畫面逼真,影片在各地上映時引發討論。

Remove ads

故事劇情

《黑太陽731》主要通過少年兵的視角,描寫了關東軍731部隊中國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期間進行人體實驗的史實[3]

影片以「友好歸友好,歷史歸歷史。」字幕開場。1945年2月,一群日本少年被徵召進入青年團,隨後被分配到關東軍,並被帶往由石井四郎領導的731部隊所屬的一處設施。很快,他們便接觸到該設施內正在進行的實驗,這些實驗令他們感到厭惡。實驗的目的是尋找一種高傳染性的鼠疫菌株,以作為對抗中國民眾的最後手段武器。與此同時,年輕士兵們與一名當地的中國啞童成為朋友,經常一起玩拋接球遊戲。

某天,指揮官要求少年兵把中國男孩帶進設施。天真的少年兵們服從了命令,認為中國男孩不會受到真正的傷害。然而,日軍高級醫務人員卻對男孩進行了活體解剖,並將其器官留作研究。當年輕士兵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時,他們發動了一場小規模反抗,圍毆並痛打了他們的指揮官。石井四郎研製出一種陶瓷炸彈的原型,這種炸彈在發射時不會殺死內部的傳染性跳蚤。為了測試其效果,他下令將幾名中國囚犯綁在十字架上。然而,由於日本空軍正在撤退,實驗搞砸了。中國囚犯掙脫十字架試圖逃跑;但日軍對他們展開追捕,幾乎所有人——包括幾名日本人在內——都被車輛碾過或槍殺。

731 部隊得知了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及蘇聯宣戰的消息。石井四郎起初命令下屬及其家屬自殺,但經勸說後改為疏散他們,僅在被俘時才自殺。隨後731 部隊銷毀了研究證據,用毒氣將倖存的試驗對象處死並炸毀研究設施。當晚,日軍及其家屬在火車站等待返回日本。一名偽裝成日本士兵的731部隊倖存者襲擊了其中一人,卻被一面日本國旗刺穿。少年們驚恐地抓着那面沾滿鮮血的旗幟,離開了車站。

結尾部分顯示,石井四郎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給美軍,並同意為美軍效力。多年後,他被調往朝鮮,之後不久生物武器便也出現在朝鮮戰場上。據悉,參與731部隊的少年們戰後生活艱難,他們的教育背景也蒙受恥辱。

影片以字幕「僅以本片獻給千千萬萬被實驗的苦難人民」結束。

Remove ads

製作

導演牟敦芾在籌備時曾於1983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請在哈爾濱拍攝許可遭拒,後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表態全面支持該項目才得以拍攝[3]。1988年,發行方銀都機構邀請導演牟敦芾拍攝本片,以寫實手法拍攝出日軍細菌部隊利用活人進行實驗的歷史事件[4]。本片由廣西電影製片廠與銀都機構聯合拍攝[5]。所有日本角色均由中國演員出演,日語對白由日本聲優後期配音[3]。導演稱影片的創作基於歷史事實[6][7]。影片攝影張會軍表示在拍攝本片時,膠捲的印片光號被控制在100到110之間,比標準光號稍微高一點[8]。他表示在表現日軍戰後從火車站撤退的一場戲時,為了保證畫面整體密度,採取了夜景外景顯影過度的方法來改善畫面質量[9]。本片原本在香港以三級片(未滿18歲不准觀看)版本公映,是為香港第一部三級片[4][10]。後來又為了可以讓更多年輕人觀看而剪輯了一個二級片版本,也成為香港市場的首例「雙級」電影[4]

Remove ads

評價

該片因使用真實屍體、頻繁出現虐待動物鏡頭等手法[11],被影評人批評為破壞了對日軍暴行的歷史教育意義,淪為剝削電影式的感官刺激[12][13][14]。日本評論界則認為該片屬反日宣傳[15]。美國恐怖片評論家承認影片確實令人恐懼,但指出其劇本與敍事結構存在缺陷,並認同香港影評界關於教育價值缺失的批評[15]。因此該片即使製作了國際版英語配音,也從未在美國正式上映[15]

當代影評中,《綜藝》雜誌評論人Lor.指出該片是「以低級剝削片手法處理嚴肅主題——日本戰爭暴行」,認為「爆炸性題材本具戲劇張力,原可像市川昆的《野火》等經典作品般高雅呈現」,但「卻採用令人作嘔的煽情手法:活體解剖像肉鋪展示、『減壓實驗』讓受害者腸子爆裂、滿屋老鼠血腥撕咬貓的駭人寫實場景」[16]

上映

該片於1988年12月1日在香港上映,彼時香港地區推行電影分級制度還不滿一個月[a],因此本片成為了首部被劃為三級片的香港電影[17]。1989年5月起,中國大陸對部分影片實行分級制度,本片因存在暴力、兇殺等恐怖情節和鏡頭而被列為第一批「少兒不宜」影片之一[18]

影片上映時,香港民眾對日軍在哈爾濱進行人體實驗的歷史毫無認知,普遍感到震驚[3]。上映22天內,影片在香港獲得了1100多萬港幣的票房[4]。由於畫面內容直白,該片在國際發行時遭遇審查困境:澳大利亞最初實施禁映,直到1989年4月13日才正式上映[19][20];英國上映版本被強制刪減數分鐘[21];日本民眾抗議激烈,導演牟敦芾甚至收到死亡威脅[7][22]。該片曾於1989年在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展映,自此也向德國觀眾開放[23]。2012年,影片以《黑太陽731——歷史典藏版》(Men behind the Sun – The historical Edition[24]之名首次在德國發行德語配音版,但此版本被刪減了9分鐘,並獲得德國電影分級FSK 18認證[25]。然而奧地利地區發行了本片的未刪減版本[26]

2025年7月下旬,香港影藝院線宣布在7月31日舉行本片的限場重映[27]。由於電影票迅速售罄且大受歡迎,院線方決定在同年8月2日加映一場[27],另外在8月10日下午3時40分再加映一場加幕後團隊分享[28]。因為八十年代黑太隊731是三級片,當年好多八十後還是小孩子、不能入場、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符合入場資格,加上今年2025年是中國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銀都機構決定加開8月17日星期日下午3時40分、最後一場公映版。給新一代觀眾一個認識中國抗日歷史的機會,同樣有當年製作團隊分別有統籌林炳坤先生及導演特別助理和今次統籌活動的工作人員映後分享。

Remove ads

爭議和影響

《黑太陽731》中包含大量駭人情節,其中多數取材自森村誠一紀實文學惡魔的飽食[3]。影片因使用導演牟敦芾聲稱得「真實男童屍檢錄像」片段,以及出現「活貓被扔進房間遭數百隻狂躁老鼠啃食」的場景引發爭議[11]

上映時,影片中一位同髮型身高五官等神似啞巴少年演員的真屍遭到解剖的過程;將一群老鼠潑淋汽油後,隨即點火燒死,都引來極大爭議。然而,部份觀眾則認為,老鼠把活貓吃掉,象徵日本侵華的殘酷,比喻中國人尤如那頭活貓般掉進鼠群中一樣。因此,本電影的製作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導演牟敦芾回應那隻貓是被染了色的蜜糖包着,然後先再扔進老鼠坑,老鼠只是把貓身上蜂蜜的舔走。如果觀眾仔細觀察電影中的場景,就會看到老鼠從未咬到那隻貓,血液和染了色的蜂蜜根本是呈現一樣的效果,而且貓從來沒有被看到有任何真實的肉體上的傷口和貓從來沒有完全停止移動。[29]

1998年5月,日本東映耗資15億推出為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翻案的電影《自尊——命運的瞬間》,在朝鮮、美國、泰國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嚴厲譴責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官方以「是文學藝術家的事,政府不便干預」為由在日本全國150家影院同時公映[30]。與此同時,包括本片在內反應日本侵華內容的電影則被日本政府禁止放映,拷貝、錄影帶以及光碟等被收繳,引發日本國內外震動[31]

本片也因情節刺激,而被不同的研究用於誘導觸發被試對象的消極、負面情緒[32][3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腳註

參考書目

網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