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鼓風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鼓風口(法語:tuyère,法語發音:[tɥijɛʁ];英語:tuyere,英語 /twiːˈjɛər/ ) [1] [2]是一根管子或噴嘴,空氣通過它被鼓入冶煉熔或爐膛。[3]

空氣或氧氣在風箱、吹氣機或其他設備的壓力下被鼓入爐膛。 這會導致火焰在鼓風狀態下會比其他情況下更熱,從而使金屬能夠被冶煉、熔化或變得足夠熱以在鍛造爐中加工。 這適用於任何在壓力下進行鼓風以使火更熱的過程。
這個術語(就像許多與煉鐵相關的技術術語一樣)是在1500年左右隨着高爐和精鍛爐的新技術從法國傳入英國的,英語中有時也稱其為tue-iron或tue iron 。[4]
隨着熱風爐的引入,鼓風口通常用水冷卻。[3]
實例

- 一個鍛造爐通常有一個鼓風口。
- 早期的高爐也有一個鼓風口,但由大約 12 英尺 (3.7m) 長的風箱進氣,由水輪驅動。 在工業革命期間,開始使用蒸汽機提供鼓風,最初是由瓦特蒸汽機驅動的鼓風缸。 鑄造實踐的改進使氣密鑄鐵管得以生產,使一台發動機能夠通過多個鼓風口將鼓風輸送到熔爐的多個側面。
- 精煉爐包含各種精煉爐床(通常是後者之一和前者的一到三個)。 每個爐膛都配備了自己的一套風箱,通過鼓風口吹入其中。
- 鐵匠在其鍛造廠的爐灶上有一個鼓風口,通常由腳踏風箱吹動。
- 風口也用於冶煉廠冶煉鉛和銅。
- 現代高爐可能有多達42[5]個鼓風口,熱風通過這些鼓風口被鼓入爐內。它們通常由銅製成,並用水套冷卻以承受極端溫度。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