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eToo (臺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eToo(中文:#我也是)源起於2017年10月美國哈維·溫斯坦性侵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主題標籤,於2018年3月散播至臺灣,多個團體舉行數場遊行,並成立#MeToo申訴專線。2023年,因前民主進步黨婦女部黨工陳汘瑈指控導演薛朝輝性騷擾,以及被指為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原型的陳汶軒指控蔡沐霖、陳右豪等人,故在該年再度形成#MeToo運動。
運動開端
我很想飛,但我的翅膀卻被他折斷,而他是我一度認為是父親的教練。
「
」
受害人在網絡的發言[1]
2018年3月9日臺灣一位匿名體操選手於Facebook上發文,指控就讀高雄市前鎮區光華國民小學時遭體操教練梁梅宗性侵長達十年[2]。最終共四名女學生提出起訴,2021年高雄地方法院認定教練梁梅宗對A女1次強制性交、對C女1次強制猥褻,判6年10月;而B女、D女的指控超過告訴期間不予認定[3]。
2023年2月23日梁梅宗向檢方報到後發監至法務部矯正署高雄第二監獄,雖然身患慢性病及臀部外傷等舊疾,但生活上都能自理,經健康檢查後認為可收監執行[4]。隔日,獄方發現梁梅宗身體各項指數出現異樣,並送往監獄觀察療養;但沒幾日同房獄友發現梁梅宗身心狀況變更差,經獄內醫師評估認有必要送至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進行救治[5]。最終梁梅宗於3月9日凌晨1時許宣告不治,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釐清死因為敗血性休克而引發多重器官衰竭[6]。
Remove ads
2020年4月13日,負責台灣#MeToo申訴專線的台灣女人連線祕書長陳書芳表示,2018年來立案追蹤進度的共20案,但尋求法律協助的僅個位數[7]。
同月18日,參與申訴專線當中的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表示,立法院有位國會助理是性騷擾慣犯,曾性騷擾至少7位女國會助理。2019年9月份在立法院匿名問卷調查,結果有8人遇到「未經同意碰觸或觸摸身體」、1人填答「故意碰到胸部」;其次是言語騷擾,有5人遇到「具有性意味的評語、玩笑或提問」;另外,有4人碰到騷擾者「多次提出不受歡迎的約會」[8]。
立法院祕書長林志嘉對該問卷結果表示,立法院除在辦公區域、廁所透過貼紙等文宣宣導外,也透過匿名問卷瞭解院內性騷擾狀況,問卷結果發送到各單位及立委辦公室,就是要提醒國會成員注意防範性騷擾事件發生[9]。
2018年4月3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舉辦「勵馨30 重返初馨」系列活動記者會,並邀請民眾於同年4月21日參與#MeToo遊行[10][11][12]。
2019年11月9日台中同志遊行聯盟舉辦「2019台中同志遊行」,以「Me Too, I am 你我同在」為主題,呼籲社會關注親密暴力、家庭暴力、性暴力跟國家暴力,尤其指出同志族群受暴後的求助不易狀況。[13][14]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2017年性侵害通報案件共計14,217件,而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性別暴力受害人數共計1,201人[15]。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統計2018年性侵害通報案件共計11,458件,其中被害者與加害者有權勢關係達2,120件(12.9%)[16]。
事件列表
在2023年臺灣社會形成大規模女性出面指控的#MeToo效應,在政界擴及至中國國民黨傅崐萁、台灣民眾黨邱臣遠、時代力量劉仕傑等人,同時還延燒至媒體界、校園、文化圈與社會團體等[17],相繼爆出多位人物涉及性騷擾、甚或猥褻、性侵事件,牽涉層面廣泛。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相關評論
2023年9月6日,第58屆廣播金鐘獎評審團主席陳清河對此表示,這部分評審經過討論後有共識,現在只要跟性平有關的部分,因為它有社會觀感的底線,這個部分經過討論之後,不希望單一個人的部分引起社會爭議[177]。
2023年9月14日,第58屆金鐘獎節目類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景白對多位演員和主持人被控訴性騷擾事件表示,在討論過程中確實有聊到#MeToo,不過所有評審都是依照自己的專業去判斷,沒有被任何事件影響[178]。戲劇類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唐美雲則表示,雖然過程沒針對討論,但投票發現評委們很有默契做這樣的選擇[179][180]。並強調演員表現內容才是重點,而在男、女主角和大獎都是比較有討論的部分[181]。中華民國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也補充說明,沒有討論這些事情,4月30日就截止報名,5、6月就進行評選,前一週才討論出入圍名單[182]。
《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歷年評審團主席曹瑞原、陳慧玲,及評審湯昇榮,分別對#MeToo運動影響的專題報導[183]。曹瑞原認為,評審不該被metoo影響,「某些時候」不要混為一談[183]。陳慧玲對此回應,我贊成,藝人品行也是要面對,公眾人物還是對社會有影響力[183]。湯昇榮則表示,才藝這件事要拆開看,但社會風氣不會允許,這個全球都一樣,我也可以理解,這就是每個人的造化,因為很多人都還沒被判刑,如果黃健瑋官司贏了怎麼辦?就少一個(入圍)機會,那如果最後判下來確定有罪,就再判斷[183]。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