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9年墨西哥飓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59年墨西哥飓风
Remove ads

1959年墨西哥飓风是一场于1959年10月袭击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毁灭性热带气旋,也是造成人员丧生最多的太平洋飓风之一,至少有上千人死亡,很可能有近2000人,截止2013年11月,这一纪录仍然得以保持,直接经济损失至少有2.8亿美元(1959年美元,相当于30.2亿2025年美元)。受风暴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科利马州哈利斯科州,狂风和洪水给两州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场飓风的强度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的五级,并且不论是在造成的影响还是在气象统计方面都创下了多项纪录。

事实速览 形成, 消散 ...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Thumb
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强度绘制的热带气旋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
  热带风暴(每小时63至118公里)
  一级(每小时119至153公里)
  二级(每小时154至177公里)
  三级(每小时178至208公里)
  四级(每小时209至251公里)
  五级(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这场飓风是1959年太平洋飓风季已知的第十五个热带气旋,也是东北太平洋的第十二场风暴。风暴最初于10月23日在墨西哥以南被发现时已经达到一级飓风强度,估计很有可能是在这天早些时候形成。像东太平洋形成的其他大部分飓风一样,系统朝西北方向移动并稳步增强,于10月25日成为大型飓风,并在次日成为四级飓风,然后转朝东北方向进发。风暴继续加强,于10月27日成为五级飓风。并在接近科利马州曼萨尼约的海岸登陆。登陆后系统强度迅速减弱,于10月29日在墨西哥中部上空消散。[1]

这场飓风的最低中心气压为958毫巴百帕),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260公里,官方公布的“最佳路径”(best track)数据集表明这一风速是在登陆后达到的[1]。不过之后对数据进行修正后更正了这个错误,新数据明确表明飓风是在水面上空达到最高强度,并确认系统登陆时曼萨尼约经受的狂风风速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新的数据还表明,这场飓风的强度有可能比官方纪录还要高[2]

Remove ads

防灾措施和影响

更多信息 飓风, 飓风季 ...

数以千计的居民对这场风暴的来袭没有任何准备。这场飓风也因此被冠上“偷袭飓风”之名。起初的预测本认为系统顺利经过阿卡普尔科近海后将朝海上进发,远离陆地,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飓风转而向东并登陆[23]

这场飓风给其所过之处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至少直接造成1000人丧生,包括间接死亡的则达到1800人[3]。当时这场飓风是墨西哥在近代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3]。其中最灾最严重的是科利马州和哈利斯科州[24]。初步估计风暴造成的财产损失达2.8亿美元(1959年美元,相当于30.2亿2025年美元)[25]

风暴造成三艘商船[26]和两艘其他船只沉没[27]。其中的一艘名为“锡那罗亚号”(Sinaloa)的船上[28]共计38人中有21人遇难[29],而另一艘“加勒比号”上所有船员无一生还[28]。共计有多达150艘小型船员沉没[24]

哈利斯科州的锡瓦特兰有四分之一的民房被完全摧毁,许多人因此无家可归[26]。科利马州的曼萨尼约则有40%的住宅被摧毁,还有停在港口内的四艘船只沉没[30]。科利马州和哈利斯科州有大片地区因洪水而被孤立,数百人被困。据总统阿道夫·洛佩斯·马特奥斯所获得的消息称,受灾特别严重的米纳蒂特兰在共计1000位居民中就有800人死亡或失踪[27]。科利马州所有的椰树种植园都被风吹倒,数千人失去了工作。全州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官方估计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24]

飓风沿途普降暴雨,米纳蒂特兰附近的山上因积水而于10月29日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据称造成800人遇难。洪水还引起山体滑坡,放出了数以百计有毒的蝎子,之后又导致数十人死亡[3]。由于巢穴被毁,大群的蝎子被迫离开。科利马州州长鲁道夫·查韦斯·卡里略(Rodolfo Chávez Carrillo)和夫人之后也请求接种毒液疫苗[23]。部分地区的淤泥有3米深[31]。供水也受到了垃圾和尸体的严重污染[24]


Remove ads

善后

风暴过去后组织了空中救援,但受灾地区的道路受损阻碍了车队运载援助物资[32]。救援部门还安排了飞机空投救灾物资,但由于道路和铁路受到破坏,救援行动受到严重阻碍[27]。幸存者接种了伤寒破伤风疫苗[31],曼萨尼约部分地区实行了隔离检疫[24]

纪录

截止2015年11月,本场飓风仍然保持着多项纪录:风速方面是除了2015年的飓风帕特里夏外;所有已知登陆过的东太平洋飓风中最高的[33]。而在墨西哥登陆过的一共六个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达到五级的热带气旋中[26][34],只有这飓风和帕特里夏是在该国太平洋海岸登陆的[26]。另外四个分别是飓风珍妮特飓风安妮塔飓风吉尔伯特[26]飓风迪安,均为北大西洋热带气旋[34]。同时,本场飓风和帕特里夏也是仅有两个有实际登陆的五级太平洋飓风[1][2][33]。此外,飓风迟至10月27日达到五级强度,这也是任何一个太平洋飓风季中有气旋达到该强度的最晚日期[1]。并且还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在东太平洋(西经140度到北美洲之间)形成并达到五级强度的太平洋飓风,之前唯一一个达到这一强度的太平洋飓风是在中太平洋(西经140度到国际日期变更线)形成的[1]

这个气旋还是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东太平洋飓风,共计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比其他任何一个已知的太平洋飓风要高[3][26][35]。包括1982年的飓风保罗[4][5][6][7][8][36]和1976年的飓风丽莎[3][37][38]。后两个是已知仅有的,另外两个造成上千人死亡的风暴[39][9][10]

Remove ads

参见

  • 飓风玛德琳:有纪录以来登陆时第二强烈的太平洋飓风。
  • 飓风派翠莎:有纪录以来最强烈的太平洋飓风,于2015年形成,其移动路线同1959年这场类似。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