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79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第10任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79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是1979年12月6日於韓國舉行的第四共和國總統選舉。本次選舉是朴正熙遇刺後的補選,結果由代理總統崔圭夏當選。[1]
Remove ads
背景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總統遇刺身亡,崔圭夏總理依第四共和國第48條代行總統職權。新民黨等反對黨要求立即修改憲法,並透過人民直選產生新總統。但崔圭夏代總統決定先根據現行間接選舉制憲法選舉新總統,然後再開始修改憲法,推動總統直選制。最終,由於現實問題和民意支持,新一屆總統選舉仍透過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間接選舉的方式進行。
代總統崔圭河於11月10日發表特別講話,宣布參選總統選舉。他還承諾「將在任期內盡快修改憲法」,建立新的民主政府。12月3日,崔圭夏在郭尚勳等827名統一主體國民會議議員的推薦下登記為總統候選人。另外,執政的民主共和黨內部存在要求曾任總理的金鍾泌參選的聲音,但金鍾泌表示無意成為維新體制下的間接選舉總統。[2]
選舉制度
根據第四共和國的維新憲法,總統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間接選舉產生,候選人需要有統一主體國民會議議員200人以上推薦,並獲得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過半議員贊成當選。
選舉結果
統一主體國民會議議員原本有2,583人,但有5人辭職,18人死亡,故選舉前代表總數為2,560人,另外共有11名代表未出席選舉,因此最終投票議員數為2,549人。
後續
崔圭夏的任期原本應該在1984年結束,然而選舉結束六天後全斗煥發動雙十二政變奪權,儘管全斗煥允許崔圭夏繼續執政,但已掌控實際權力。1980年8月16日在全斗煥的壓力下,崔圭夏以維護權力和平移交的傳統為藉口宣布下台,由國務總理朴忠勳代理總統,並再次召開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新任總統。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