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5年邦咯島棄毒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95年3月17日,馬來西亞霹靂州邦咯島吉靈丸垃圾場發現41桶有毒工業廢料,經調查後證實是氰化鉀[1]。這些氰化鉀在海水漲潮時流向附近海域,導致三個養魚場的數千隻魚被毒死。氰化鉀是一種在工業和農業中廣泛使用的化學品,但其副作用和輻射相當嚴重。時任衛生部長李金獅警告稱,若消費者不慎食用受污染的魚,可能會致命。經過調查,警方迅速逮捕兩名華裔嫌犯,並確認這些廢料來自檳城北海的一家工廠[2]。
事件引起了聯邦政府的高度關注,時任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對此感到憤怒[3],並發表聲明指政府將儘快設立廢料處理中心,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儘管當局及時處理了毒廢料,但對魚蝦市場的傷害已經造成。霹靂州人民紛紛不敢購買海產,導致魚蝦市場批發和零售生意慘澹。1996年8月13日,兩名被告李添安及朱運牛在1952年毒藥法令及1974年環境控制法令下被控,最終李添安被罰款1萬令吉及坐牢1天,朱運牛則被罰款5000令吉及坐牢1天[4][5][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