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9年衛星碰撞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9年卫星碰撞事件
Remove ads

2009年衛星碰撞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近地軌道人造衛星碰撞事件。碰撞發生在格林威治時間2月10日16:56[1][2],地點位於西伯利亞泰梅爾半島上空約776公里處。[1][2][3]碰撞速度估計達到11.6公里/秒。

Thumb
一顆銥星衛星的複製品

碰撞是發生在屬於美國銥衛星公司銥星33號和屬於俄羅斯太空部隊的宇宙2251衛星之間。碰撞發生時,銥星依然處於工作狀態,而俄國衛星則已經被廢棄多年。[4]一名俄羅斯發言人拒絕對碰撞發生時其衛星是否已經無法控制表態。[5]

美國太空總署報告指出這次碰撞產生了大量由衛星殘骸組成的太空垃圾。目前,美國太空監視網英語United State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U.S. 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追蹤到了超過500個碎片,而更多的碎片還有待發現。[2]美國太空總署還指出,這些碎片對國際太空站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較小,雖然碰撞發生在空間站運行軌道上空約430公里。[6][7]但有中國科學家卻指碎片可能影響中國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8]

在此事件之前,曾經發生過多次小規模的碰撞事件,通常是事先計劃好的實驗或有意摧毀目標衛星的行為。[9]1996年,Cerise衛星曾與太空垃圾發生過碰撞。[10]

Remove ads

事發人造衛星

宇宙2251是一枚隸屬於俄羅斯太空軍,重950千克的天箭座衛星英語Strela (satellite)軍事通信衛星[7],由宇宙3號M型運載火箭在1993年6月16日發射升空。[2]此衛星在碰撞前已停用,並作為太空垃圾留在軌道上。

銥衛星33號是一顆重560千克的美國製造的商業衛星,是銥星星座英語Iridium satellite constellation衛星電話的一部分[2],於1997年9月14日在俄羅斯質子運載火箭上發射升空。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