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
Remove ads

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有紀錄以來第二活躍的太平洋颶風季[1]颶風帕特里夏更刷新西半球史上最強熱帶氣旋紀錄。颶風季5月15日在東太平洋(西經140度線以東)正式開始,6月1日在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度線)開始,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每年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絕大多數熱帶氣旋都是這段時間形成。[2]本季首場風暴是5月28日成型的颶風安德烈斯,最後的氣旋是第九C號熱帶低氣壓,直到12月31日才消散,比颶風季正式結束還晚一個多月。

快速預覽 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 季節起止 ...

全季共形成31個熱帶低氣壓,其中26個升級熱帶風暴,16場達颶風強度,追平史上最高紀錄;11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再度追平歷史紀錄[注 1]。中太平洋活躍度創紀錄,形成或進入的熱帶氣旋有16個之多,遠超19921994年太平洋颶風季並列保持的紀錄(11個)[4]。8月30日,東北太平洋同時出現伊格納西奧、希梅納、基洛三場四級颶風,這在史上尚屬首次[5]。10月23日,颶風帕特里夏達到最大持續風速每小時345公里、氣壓872毫巴百帕,25.75英寸汞柱)最高強度,刷新西半球熱帶氣旋強度紀錄。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海面溫度高到異常,加上垂直風切變化,共同導致2015年東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特別活躍,大量熱帶氣旋形成並增強。[6][7]

西經106度以東的風暴採用北美中部時區,114.9至106度間採用北美山區時區,140至115度採用太平洋時區[8],140度至國際日期變更線採用夏威夷-阿留申時區[9],但為方便起見,本文統一採用協調世界時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時間軸記載全季所有熱帶或亞熱帶氣旋形成、增強、減弱、登陸,轉變成溫帶氣旋及消散的具體信息,還包括颶風季期間沒有發布的信息,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季過後重新分析並回顧各風暴時的更新,包括最大持續風速、位置、距離在內的所有數字均四捨五入成整數。

Remove ads

時間軸

2015年颶風桑德拉颶風帕特里夏2015年颶風馬蒂2015年颶風琳達颱風哈洛拉2015年颶風卡洛斯2015年颶風布蘭卡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五月

5月15日
  • 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正式開始[2]
5月28日
5月29日
5月30日
5月31日
Remove ads

六月

6月1日
Thumb
6月1日達到最高強度後不久的颶風安德烈斯
6月2日
6月3日
Thumb
6月3日接近最高強度的颶風布蘭卡
6月4日
6月5日
6月6日
6月7日
6月8日
Thumb
6月8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上空還在減弱的熱帶低氣壓布蘭卡
6月9日
6月10日
6月11日
6月13日
Thumb
6月13日處最高強度的颶風卡洛斯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Remove ads

七月

7月8日
Thumb
熱帶風暴哈洛拉(左)、尤內(中)、埃拉都在七月經過中太平洋,以上是三場風暴的移動路線,中間的陸地是夏威夷群島
7月10日
7月11日
7月12日
Thumb
熱帶風暴恩里克的移動路線
7月13日
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6日
Thumb
7月16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西南逐漸減弱的颶風多洛雷斯
7月17日
7月18日
7月23日
7月24日
7月27日
7月29日
7月30日
7月31日
Thumb
7月31日處最高強度的颶風吉列爾莫
Remove ads

八月

8月2日
8月3日
8月6日
8月7日
8月8日
Thumb
颶風希爾達橫過中太平洋,其間短暫威脅夏威夷群島,但減弱後在8月12日轉向
8月9日
8月10日
8月12
8月13日
8月14日
8月16日
Thumb
第十一E號熱帶低氣壓沿墨西哥西岸平行移動
8月18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3日
8月24日
8月25日
Thumb
8月25日的颶風洛克(上)和熱帶低氣壓基洛
8月26日
8月27日
8月28日
8月29日
8月30日
Thumb
8月30日均在大型颶風強度的颶風基洛(左)、伊格納西奧(中)、希梅納,這是有可靠紀錄以來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的太平洋首次同時出現三個大型颶風[5]
8月31日
Remove ads

九月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Thumb
9月4日熱帶風暴凱文保持強度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8日
Thumb
9月8日的三級颶風琳達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8日
9月20日
Thumb
9月20日剛成型的第十六E號熱帶低氣壓,氣旋雨帶覆蓋南下加利福尼亞州並延伸到加利福尼亞灣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5日
Thumb
9月25日升級不久的熱帶風暴尼亞拉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Remove ads

十月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6日
Thumb
10月6日颶風歐霍增強,北面的低壓槽促使颶風向東北移動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 06:00:熱帶風暴諾拉穿過西經140度線進入中太平洋[36]
10月12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Thumb
10月15至27日颶風奧拉夫經過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移動路線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19日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
10月23日
Thumb
10月23日逼近墨西哥西部的五級颶風帕特里夏。颶風獵人在上圖拍攝數分鐘後錄得879毫巴(百帕,25.75英寸汞柱),創下西半球新低。經過風暴過後的重新分析,氣象機構認定帕特里夏此前數小時便達到最高強度
10月24日
10月25日
10月26日
10月27日
Remove ads

十一月

11月18日
11月19日
11月22日
11月23日
Thumb
颶風桑德拉路徑圖
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7日
11月28日
11月30日
  • 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正式結束[2]
Remove ads

十二月

12月31日

一月

2016年1月1日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