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蘇丹大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5年苏丹大选
Remove ads

2015年的蘇丹大選舉行於4月13日-16日,選出總統國民議會成員。原定於4月2日,但推遲了11天。[2]這是南蘇丹分裂後舉行的首次選舉。[3]

快速預覽 13,126,989註冊選民 獲勝需50%統計選票[1]票, 獲提名人 ...

現任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雖然遭到大多數黨派反對抵制,仍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總統選舉。[4]執政的全國大會黨在國民議會426個席位中贏得多數。[5]

Remove ads

選舉制度

使用兩輪選舉系統進行總統選舉;如果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獲得多數的選票,將舉行第二輪選舉。[6]

三種方法選出國民議會的成員;一些成員由多數成員投票選出;全國18個州的選區選出;由比例分配一些席位。

選民投兩次票。一個選政黨候選人,一個投比例代表制席位[7]

陣營

現任總統奧馬爾·巴希爾2014年10月再次被選為全國大會黨的總統候選人[8]。15個其他候選人登記參選。[9]

儘管有44個政黨提出候選人,但大多數反對黨抵制了選舉。而全國大會黨在30%的選區沒有推出候選人,讓其他政黨獲得一些議員。[9]

非洲聯盟阿拉伯聯盟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政府間發展機構(IGAD)、伊斯蘭合作組織(OIC)派出了選舉觀察員;[10]還有來自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的觀察員。[11][12]

非洲聯盟由尼日利亞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率領,觀察團表示「滿意和平的投票」並指出國家「仍面臨民主建設和民族和解的嚴重挑戰」。它得出結論說,「結果……將反映蘇丹選民的意志的表達」。[13]

COMESA 觀察團表示「一般環境內大選組織得非常和平」,並稱讚蘇丹人民。它還指出,擔心「大選被幾個反對黨抵制」。[14]

選舉結果

總統選舉

更多資訊 候選人, 政黨 ...
Remove ads

國民議會

更多資訊 政黨, 選票 ...

反應

2015年4月9日,歐盟表示,即將到來的選舉「缺乏有利環境」。[15]

2015年4月20日,挪威英國美國發表聯合聲明稱,蘇丹政府沒有「創造一個自由、公平、有利的選舉環境」,「這些選舉的結果不能被視為一個可信的蘇丹人民的意志的表達」。[16][17][18]聲明發表後,蘇丹外交部召見了這些國家的大使,譴責聲明是「選舉的錯誤信息和預先判斷」;同時也認為這是「公然干涉蘇丹內政。」[11]巴希爾總統標記批評者為「殖民主義政黨」。[19]

2015年4月21日,蘇丹駐倫敦大使館發表聲明稱,其他國際機構顯然有偏見,他們甚至拒絕派遣他們的觀察員,又稱「北愛爾蘭遭受幾十年嚴重的「麻煩」,也不見英國停止選舉」。[3]

2015年4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他們尊重「蘇丹人民的選擇」,祝賀巴希爾總統連任。[20]

巴希爾總統也收到祝賀的信息,有來自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21]約旦國王阿卜杜拉[22]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23]阿曼蘇丹卡布斯[24]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25]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26]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哈利法·納哈揚[27]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