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劍擊比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劍擊比賽,是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其中一個比賽大項,於2024年7月27日至8月4日在法國巴黎大皇宮進行[1]。此次比賽共設6個男子小項和6個女子小項[1],是歷史上第二次所有三個劍種的男女個人賽和團體賽均有設立的奧運劍擊比賽。
參賽資格
國際擊劍總會計劃在該大項上分配共計212個參賽名額(男女各106個,不含團體替補)[2]。獲得團體項目參賽名額的代表團,可在對應劍種個人項目獲得3個參賽名額,否則只能獲得1個參賽名額。每個代表團最多可以派出9名男子及9名女子運動員參賽(不含團體賽替補)。國際擊劍總會在分配名額時會確保所有的個人小項參賽人數均不超過37人,而所有的團體小項參賽隊伍數則均不超過9支。入選代表團的運動員必須符合奧林匹克憲章及國際擊劍總會的相關規定。[3]
絕大多數名額根據團體和個人奧運排名進行分配,各代表團需透過2023年4月3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間進行的國際擊劍總會指定賽事來積累奧運積分,以爭取奧運資格。少部分個人名額通過各區域的資格賽決定,只有未能透過團體和個人奧運排名獲得相應性別相應劍種資格的代表團方可透過所屬區域的資格賽爭取餘下的名額。[3]
主辦國法國在憑藉自身實力獲得參賽名額的基礎上,可額外獲得至多6個主辦國名額(不分男女,不含團體替補),法國可在確保參賽總人數不超過國際擊劍總會要求數目的情況下,自行決定在哪些項目上使用這些主辦國名額。[3]
每個代表團可在每個性別每個劍種團體小項上最多安排1名替補選手,替補選手在團體比賽期間被換上場後,被換下的正選選手不可再上場。團體比賽期間有上場的選手(無論是正選還是替補)均可獲得相應團體小項的名次。[3]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資格來源[3], 出線資格 ...
| 資格來源[3] | 出線資格 | 出線名額 | 男子 | 女子 | 備註 | ||
|---|---|---|---|---|---|---|---|
| 個人 | 團體 | 個人 | 團體 | ||||
| 主辦國 2017年9月13日  秘魯利馬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0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辦國名額會分配至外卡。 | 
| 團體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個男子參賽名額 12個女子參賽名額 |  意大利(3)  法國(3)  匈牙利(3)  日本(3) |  意大利  法國  匈牙利  日本 |  意大利(3)  韓國(3)  波蘭(3)  法國(3) |  意大利  韓國  波蘭  法國 |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名次遞補。 | 
| 5至16名最佳非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埃及(3) |  埃及 |  埃及(3) |  埃及 | 一般情況下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如果該區沒有隊伍排名對應項目團體5至16名,空出的名額會分配給奧運排名最高且未獲資格的隊伍,不分區域。 |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委內瑞拉(3) |  委內瑞拉 |  美國(3) |  美國 | ||
| 5至16名最佳亞洲和大洋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哈薩克(3) |  哈薩克 |  中國(3) |  中國 | ||
| 5至16名最佳歐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捷克(3) |  捷克 |  烏克蘭(3) |  烏克蘭 | ||
| 個人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摩洛哥(1) | 不適用 |  肯雅(1) | 不適用 | 只有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 
| 美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哥倫比亞(1) | 不適用 |  巴西(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國(1)  韓國(1) | 不適用 |  中國香港(1)  日本(1) | 不適用 | ||
| 歐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以色列(1)  比利時(1) | 不適用 |  匈牙利(1)  愛沙尼亞(1) | 不適用 | ||
| 美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5日至7日  哥斯達黎加聖荷西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加拿大(1) | 不適用 |  秘魯(1) | 不適用 | 只有既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又未能夠憑藉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個人奧運排名獲得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如果獲得資格的代表團放棄名額,空出的名額會按同一資格賽的名次遞補。 | 
| 歐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盧森堡迪弗當日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荷蘭(1) | 不適用 |  瑞士(1) | 不適用 | |
| 非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南非(1) | 不適用 |  塞內加爾(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阿聯酋富查伊拉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國香港(1) | 不適用 |  新加坡(1) | 不適用 | |
| 外卡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不適用 |  盧旺達(1) | 不適用 | 符合外卡申請條件的國家/地區奧委會必須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單。 每個性別各有1個外卡名額,不分劍種。 空出的外卡名額根據同性別的個人奧運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劍種。 |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適用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瑞士(1) | — |  加拿大(1) | — | |
| 總計 | 35 | 8 | 36 | 8 | |||
關閉
Remove ads
更多資訊 資格來源[3], 出線資格 ...
| 資格來源[3] | 出線資格 | 出線名額 | 男子 | 女子 | 備註 | ||
|---|---|---|---|---|---|---|---|
| 個人 | 團體 | 個人 | 團體 | ||||
| 主辦國 2017年9月13日  秘魯利馬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0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辦國名額會分配至外卡。 | 
| 團體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個男子參賽名額 12個女子參賽名額 |  日本(3)  意大利(3)  美國(3)  法國(3) |  日本  意大利  美國  法國 |  意大利(3)  法國(3)  美國(3)  日本(3) |  意大利  法國  美國  日本 |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名次遞補。 | 
| 5至16名最佳非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埃及(3) |  埃及 |  埃及(3) |  埃及 | 一般情況下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如果該區沒有隊伍排名對應項目團體5至16名,空出的名額會分配給奧運排名最高且未獲資格的隊伍,不分區域。 |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加拿大(3) |  加拿大 |  加拿大(3) |  加拿大 | ||
| 5至16名最佳亞洲和大洋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國(3) |  中國 |  中國(3) |  中國 | ||
| 5至16名最佳歐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波蘭(3) |  波蘭 |  波蘭(3) |  波蘭 | ||
| 個人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阿爾及利亞(1) | 不適用 |  科特迪瓦(1) | 不適用 | 只有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 
| 美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巴西(1) | 不適用 |  智利(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國香港(1)  韓國(1) | 不適用 |  新加坡(1)  中國香港(1) | 不適用 | ||
| 歐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匈牙利(1)  捷克(1) | 不適用 |  德國(1)  匈牙利(1) | 不適用 | ||
| 美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5日至7日  哥斯達黎加聖荷西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美屬維爾京群島(1) | 不適用 |  巴西(1) | 不適用 | 只有既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又未能夠憑藉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個人奧運排名獲得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如果獲得資格的代表團放棄名額,空出的名額會按同一資格賽的名次遞補。 | 
| 歐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盧森堡迪弗當日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塞浦路斯(1) | 不適用 |  羅馬尼亞(1) | 不適用 | |
| 非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科特迪瓦(1) | 不適用 |  摩洛哥(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阿聯酋富查伊拉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華台北(1) | 不適用 |  菲律賓(1) | 不適用 | |
| 外卡 | 不適用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0個女子參賽名額 |  佛得角(1)  黎巴嫩(1) | 不適用 | — | 不適用 | 符合外卡申請條件的國家/地區奧委會必須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單。 每個性別各有1個外卡名額,不分劍種。 空出的外卡名額根據同性別的個人奧運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劍種。 |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適用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女子參賽名額待定 |  西班牙(1) | — | — | — | — | 
| 總計 | 37 | 8 | 34 | 8 | |||
關閉
更多資訊 資格來源[3], 出線資格 ...
| 資格來源[3] | 出線資格 | 出線名額 | 男子 | 女子 | 備註 | ||
|---|---|---|---|---|---|---|---|
| 個人 | 團體 | 個人 | 團體 | ||||
| 主辦國 2017年9月13日  秘魯利馬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0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 | — | — | 任何未使用的主辦國名額會分配至外卡。 | 
| 團體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前4名 | 12個男子參賽名額 12個女子參賽名額 |  韓國(3)  美國(3)  匈牙利(3)  法國(3) |  韓國  美國  匈牙利  法國 |  法國(3)  匈牙利(3)  韓國(3)  烏克蘭(3) |  法國  匈牙利  韓國  烏克蘭 |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名次遞補。 | 
| 5至16名最佳非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埃及(3) |  埃及 |  阿爾及利亞(3) |  阿爾及利亞 | 一般情況下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如果該區沒有隊伍排名對應項目團體5至16名,空出的名額會分配給奧運排名最高且未獲資格的隊伍,不分區域。 | |
| 5至16名最佳美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加拿大(3) |  加拿大 |  美國(3) |  美國 | ||
| 5至16名最佳亞洲和大洋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伊朗(3) |  伊朗 |  日本(3) |  日本 | ||
| 5至16名最佳歐洲區隊伍 | 3個男子參賽名額 3個女子參賽名額 |  意大利(3) |  意大利 |  意大利(3) |  意大利 | ||
| 個人奧運排名 2024年4月1日 | 非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突尼斯(1) | 不適用 |  埃及(1) | 不適用 | 只有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任何空出的名額會按排名分配給同區的其他代表團。 | 
| 美洲區排名最佳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阿根廷(1) | 不適用 |  加拿大(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日本(1)  科威特(1) | 不適用 |  中國(1)  烏茲別克(1) | 不適用 | ||
| 歐洲區排名前2名 | 2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格魯吉亞(1)  德國(1) | 不適用 |  希臘(1)  西班牙(1) | 不適用 | ||
| 美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5日至7日  哥斯達黎加聖荷西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墨西哥(1) | 不適用 |  委內瑞拉(1) | 不適用 | 只有既未獲得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團體席位又未能夠憑藉對應性別對應劍種個人奧運排名獲得席位的代表團才可通過此途徑獲得席位。 如果獲得資格的代表團放棄名額,空出的名額會按同一資格賽的名次遞補。 | 
| 歐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  盧森堡迪弗當日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土耳其(1) | 不適用 |  保加利亞(1) | 不適用 | |
| 非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  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尼日爾(1) | 不適用 |  突尼斯(1) | 不適用 | |
| 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 2024年4月27日至28日  阿聯酋富查伊拉 | 首名 | 1個男子參賽名額 1個女子參賽名額 |  中國(1) | 不適用 |  哈薩克(1) | 不適用 | |
| 外卡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0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不適用 | — | 不適用 | 符合外卡申請條件的國家/地區奧委會必須在2024年1月15日前提交提名名單。 每個性別各有1個外卡名額,不分劍種。 空出的外卡名額根據同性別的個人奧運排名重新分配,不分劍種。 | 
| 空出席位重新分配 | 不適用 | 0個男子參賽名額 2個女子參賽名額 | — | — |  阿塞拜疆(1)  土耳其(1) | — | |
| 總計 | 34 | 8 | 36 | 8 | |||
關閉
Remove ads
賽程
 除特別註明外,此條目的時間均以歐洲中部夏令時間(UTC+2:00)為準。
除特別註明外,此條目的時間均以歐洲中部夏令時間(UTC+2:00)為準。以下是劍擊項目的具體賽程安排:[4]
參賽代表團
以下是參加劍擊項目的代表團名單:
 法國(6) 法國(6)
獎牌榜
* 主辦國家/地區(法國)
獎牌得主
更多資訊 項目 ...
| 項目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 個人重劍 (詳細) | 加納虹輝  日本(JPN) | 揚尼克·博雷爾  法國(FRA) | 穆罕默德·賽義德  埃及(EGY) | 
| 團體重劍 (詳細) |  匈牙利(HUN) 科赫·馬泰·陶馬什 翁德拉什菲·蒂博爾 希克洛希·蓋爾蓋伊 納吉·達維德 |  日本(JPN) 古俁聖 加納虹輝 山田優 見延和靖 |  捷克(CZE) 伊日·貝蘭 雅各布·尤爾卡 馬丁·魯貝什 米哈爾·丘普爾 | 
| 個人花劍 (詳細) | 張家朗  中國香港(HKG) | 菲利波·馬奇  意大利(ITA) | 尼克·伊特金  美國(USA) | 
| 團體花劍 (詳細) |  日本(JPN) 松山恭助 敷根崇裕 飯村一輝 永野雄大 |  意大利(ITA) 紀堯姆·比安基 菲利波·馬奇 托馬索·馬里尼 阿萊西奧·福科尼 |  法國(FRA) 馬克西米利安·沙塔內 馬克西姆·波蒂 恩佐·勒福爾 朱利安·梅爾蒂納 | 
| 個人佩劍 (詳細) | 吳尚旭  韓國(KOR) | 法里斯·費爾賈尼  突尼斯(TUN) | 路易吉·薩梅萊  意大利(ITA) | 
| 團體佩劍 (詳細) |  韓國(KOR) 具本佶 吳尚旭 朴相元 都慶東 |  匈牙利(HUN) 蓋邁希·喬納德 紹特馬里·翁德拉什 西拉吉·阿龍 勞布·克里斯蒂安 |  法國(FRA) 塞巴斯蒂安·帕特里斯 馬克西姆·皮昂費蒂 博拉代·阿皮蒂 讓-菲利普·帕特里斯 | 
關閉
更多資訊 項目 ...
| 項目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
| 個人重劍 (詳細) | 江旻憓  中國香港(HKG) | 奧里亞娜·馬洛-布勒東  法國(FRA) | 穆豪里·埃斯特  匈牙利(HUN) | 
| 團體重劍 (詳細) |  意大利(ITA) 蘿塞拉·菲亞明戈 瑪拉·納瓦里亞 朱莉婭·里齊 阿爾貝塔·聖圖喬 |  法國(FRA) 瑪麗-弗洛朗絲·康達薩米 亞歷山德拉·路易-馬里 奧里亞娜·馬洛-布勒東 科拉利娜·維塔利斯 |  波蘭(POL) 亞歷山德拉·亞雷茨卡 阿莉恰·克拉西克 雷娜塔·克納皮克-米亞茲加 馬蒂娜·斯瓦托夫斯卡-文格拉爾齊克 | 
| 個人花劍 (詳細) | 李·基弗  美國(USA) | 勞倫·斯克魯格斯  美國(USA) | 埃莉諾·哈維  加拿大(CAN) | 
| 團體花劍 (詳細) |  美國(USA) 傑奎琳·杜布羅維奇 李·基弗 勞倫·斯克魯格斯 馬婭·溫特勞布 |  意大利(ITA) 阿里安娜·埃里戈 馬丁娜·法瓦雷托 阿莉切·沃爾皮 弗蘭切斯卡·帕倫博 |  日本(JPN) 東晟良 上野優佳 宮脅花綸 菊池小卷 | 
| 個人佩劍 (詳細) | 瑪農·阿皮蒂-布呂內  法國(FRA) | 薩拉·巴爾澤爾  法國(FRA) | 奧莉加·哈爾蘭  烏克蘭(UKR) | 
| 團體佩劍 (詳細) |  烏克蘭(UKR) 尤利婭·巴卡斯托娃 阿林娜·科馬休克 奧莉加·哈爾蘭 奧廖娜·克拉瓦茨卡 |  韓國(KOR) 崔世彬 全河英 全恩惠 尹智秀 |  日本(JPN) 高嶋理紗 尾崎世梨 江村美咲 福島史帆實 | 
關閉
Remove ads
參見
- 2022年亞洲運動會劍擊比賽
- 2023年泛美運動會劍擊比賽
- 2024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輪椅劍擊比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