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A1GP汽車大獎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A1GP汽車大獎賽(英語:A1 Grand Prix,簡稱 A1 GPA1)同時也被稱為賽車的「世界盃」,是一項國際性的賽車運動,在賽車界由於其車手以國家身份,而不是私人車隊身份參賽而獨一無二。

此概念是由阿聯酋王室成員Maktoum Hasher Maktoum Al Maktoum(阿拉伯語:شيخ مكتوم المكتوم)於2004年提出的,並被國際汽聯所接受並於2005年開始運作。首次比賽於2005年9月25日在英國Brands Hatch賽道舉行。

歷史

更多資訊 賽季, 底盤 ...

賽車

A1 大獎賽使用固定的賽車,具有很多技術限制。其目標是建立一個依靠賽車手技術,而不是賽車獲勝的比賽。

更多資訊 部件, 標準 ...

參賽國家

2005-2006賽季

從六大選擇出23支參賽國家和地區。此外,對其他願意參賽的國際和地區還有7個未分配的名額。參見2005-06 A1 大獎賽 法國以172分獲得該屆冠軍, 瑞士 英國分別以121分和97分獲得二、三名。[1]

2006-2007賽季

2006-2007賽季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德國以128分獲得該屆冠軍, 新西蘭 英國分別以93分和92分獲得二、三名。[2] 參見2006-07 A1 大獎賽

2007-2008賽季

2006-2007賽季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瑞士以168分獲得該屆冠軍, 新西蘭 英國分別以127分和126分獲得二、三名。[3] 參見2007-08 A1 大獎賽

2008-2009賽季

2008-2009賽季共有23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參見2008-09 A1 大獎賽

場地

2005-2006賽季

首屆A1汽車大獎賽從2005年9月的歐洲大獎賽開始,經過11輪,最後在中國大獎賽結束。
參見2005-06 A1 大獎賽

2006-2007賽季

次屆A1GP汽車大獎賽從2006年10月1日的荷蘭大獎賽開始,經過11輪,於2007年4月29日的英國大獎賽結束。
參見2006-07 A1 大獎賽

2007-2008賽季

第三屆A1GP汽車大獎賽從2007年9月30日的荷蘭大獎賽開始,經過10輪,於2008年5月4日的英國大獎賽結束。
參見2006-07 A1 大獎賽

2008-2009賽季

第四屆A1GP汽車大獎賽從2008年10月1日的荷蘭大獎賽開始,經過10輪,將於2009年5月3日的英國大獎賽結束。
參見2008-09 A1 大獎賽

賽程

每場A1GP汽車大獎賽耗時4天。

  • 第一天(周四)為傳媒日,安排各車手出席各項由賽會安排的活動。一般是娛樂性的活動,如:在南非的水上樂園參觀;在上海灘旁耍太極,或在北京的小巷中踏三輪單車等。主要目的是增加車手曝光率。
  • 第二天(周五)為練習賽,供各隊熟悉場地。
  • 第三天(周六)為第二場練習賽和排位賽。
  • 第四天(周日)為正式賽,包括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積分獎勵。

排位賽

排位賽在當地時間14:00至16:00進行,包括4階段,每階段15分鐘,每隊每階段允許跑3圈,第一圈為熱身及加速,第二圈正式設定排位賽成績,第三圈減速並返回。每階段間有10分鐘休息時間。

排位賽後,每隊最好的兩個成績將相加並決定周日競速賽的排位順序。

比賽日

比賽日包括兩場比賽。

第一場為「競速賽」,比賽進行50公里或20分鐘(以先達到為準)。比賽於當地時間11:00開始。除了有積分獎勵外,競速賽最終結果決定正式比賽的出發順序。

第二場為「正式賽」,於當地時間15:00舉行,進行200公里或70分鐘(同樣以先到達為準)。

分數

競速賽計分方法:前6名車隊獲得積分,冠軍6分,亞軍5分,季4分,以此類推,第6名積1分。

正式賽計分方法:前10名車隊獲得積分,冠軍10分,亞軍9分,季軍8分,以此類推,第10名積1分。

同時,比賽日創造最快圈速的車隊將獲得額外的1分。

積分獎勵給國家,而不是車手。因此,車隊可以在賽季中隨意更換車手,而不影響他們的積分。

2005-2006 賽季

參閱:2005-06 A1 大獎賽

2006-2007 賽季

參閱:2006-07 A1 大獎賽

管理團隊

總裁 馬克托姆
執行總監 布朗·梅納爾
托尼·特塞拉
總經理 斯蒂芬·沃森
廣播總監 理查德·多夫曼
媒體與技術經理 亞當·巴爾
公關與交流經理 尼基·洛克
全球運作經理 約翰-威克漢姆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