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AGM-119企鵝反艦導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GM-119企鵝反艦飛彈
Remove ads

AGM-119企鵝反艦導彈是一種反艦導彈,由康斯堡國防與航太英語Kongsberg Defence Systems(KDA)生產,最早由挪威防衛研發局(NDRE; Norw. FFI)於1960年代開始研製。[1][2] 到1970年代之後又有許多升級方案,企鵝導彈是被動紅外線制導的短中程反艦導彈,也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款紅外線制導反艦導彈(其他反艦導彈都以雷達制導為主要制導方式)。

快速預覽 AGM-119企鵝反艦導彈, 類型 ...
Thumb
SH-60B(Sea Hawk)發射企鵝
Remove ads

性能

企鵝反艦導彈可以以單發或多發齊射以攻擊較大的船艦。導彈由固體火箭推進,可以鎖定以S形移動的目標並且準確命中吃水線。在西方現役的導彈中,它是唯一一種兼具終端鎖定和移動命中兩種性能的導彈。在命中後,其120公斤彈頭可以在延遲引信的控制下在船體內部引爆,對敵方艦船造成致命的破壞。

載具

不同型號的企鵝導彈可以裝載於各種武器載具平台上:

升級

KDA's 推出「海軍攻擊導彈」升級方案(NSM),預定2007之前就開始出售升級版,主要將「紅外線制導」升級到「紅外線成像制導」,加裝GPS衛星制導,改良渦輪噴射引擎,使射程增加到150公里以上。此外,平行運算電腦和數位訊號處理器也被升級。

服役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