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uild The Earth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uild The Earth
Remove ads

Build The Earth是一個Minecraft(Minecraft)遊戲內的建築項目,目標為以1:1比例重現地球[1][2]此項目之Discord伺服器已有16萬以上的遊戲玩家加入,並有超過6000名註冊Minecraft建築人員。[3]

快速預覽 Build The Earth, 遊戲 ...

歷史

創立

在2020年3月21日,一個名為PippenFTS的實況主發佈了一個名為「The Earth in Minecraft, 1:1 scale... for the first time」的視像,並在當中提及此項目所用的1:1地球的地圖以及其製作過程,並呼籲有能力的Minecraft玩家協助興建。在短短數日內,視像在網絡爆紅,截至2020年10月有超過110萬人觀看。[4]在2020年三月底,Build The Earth RedditTwitterInstagram帳號都已被建立並正在迅速增長,其Patreon頁面亦在3月26日被建立。並已累積每月來自超過50名捐贈者共250美元捐款。[5] 

合作及推廣

於2020年地球日Mojang在官方網站發佈了一篇介紹此項目的文章。[6]同年7月5日,YouTuber及網絡紅人MrBeast發佈了他和其他玩家在24小時內建造他的家鄉北卡羅來納州 羅利的建築視像。[7]

參與狀況

台灣

活躍的玩家屈指可數,建築偏向單點式而缺乏一個完整的城鎮。目前完成的建築有台北101、鹿港龍山寺與高雄龍虎塔等,以及許多建設中的項目。

香港及澳門

兩個地區的玩家共組一個團隊,有五十多名成員,主要成員中有不少都是中學生。該團隊已興建不少地標,包括金鐘政府總部、將軍澳尚德邨、坑口、中環、油麻地一帶,還有南灣澳門半島等等。團隊建立源於成員對現正居住城市的熱愛,希望以電子版儲存,亦可供本地人及外國人在線上探索香港。團隊希望可以透過建築將香港的特點以及文化宣揚開去,透過介紹不同地方的歷史和特點以及展現香港於公共交通、食物,以至生活大小事的特別之處 ,去將香港人的聲音發揚光大。[8][9]

其他地區

開發

模組

Build The Earth項目主要使用Terra 1-to-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模組生成所有地形、街道、建築指引等(如有提供),以簡化建築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現實生活的維度不會符合Minecraft的遊戲限制,因此它也依賴另外兩個模組進行輔助地形生成:

官方的模組包還預設提供了一些其他模組以利建築:

它還包括其他兩個輕量模組,Performa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和VanillaFi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儘管並非嚴格要求,但它們可以幫助改善某些效能。

該專案激發了許多用於協助建築者和伺服器擁有人的第三方工具開發,包括:

  • TerraPlusPlus(T ++),Terra 1-to-1一項功能豐富的分支,專注於提升效能。
  • Terramap,一種遊戲內地圖,允許用戶輕鬆地在Terra 1-to-1地圖中進行傳送。
  • BTE-Tools,一種用於生成軌道,樹籬和形狀的自訂工具。
  • Sledgehammer,一個代理伺服器外掛程式,允許伺服器所有者建立將多個團隊連接在一起的集線器。

PippenFTS表示:「有了CubicChunks模組打破了Minecraft的垂直高度限制,我們現在可以在Minecraft中體驗完整的地球景觀,而無需進行任何建築縮放。」[16]

Terra 1-to-1使用各種API根據現實數據生成Minecraft世界。其中包括生成高度數據的Mapzen地形圖塊、生成自然樹木覆蓋的ArcGIS REST API、以及用於生成水、道路和建築物輪廓的開放街圖[17] 

地圖投影

Terra 1-to-1 mod預設生成設置結合了多個地圖投影,包括橫向墨卡托投影、正弦曲線投影、等距地球投影、等角矩形投影和戴美克森氏地圖投影,此外他們為該專案專門製作了戴美克森氏地圖投影的修改版本,稱為「Modified Airocean」或「Airocean-edit」。[18]這種地圖投影可在陸地上盡量避免形狀和大小失真,但相對卻嚴重扭曲了海洋的形狀。與典型的戴美克森氏投影不同,修改後的戴美克森氏不能像二十面體一樣被展開為3D對象,並且其各大洲的位置看上去與等角矩形投影相似。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