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型主序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型主序星

F型主序星(F V),通常也稱為黃白矮星,是光譜類型為F,光度分類為V的主序星(燃燒)的恆星。太陽系附近的F型主序星佔比約為3%左右。[1]這一類恆星的質量是太陽的1—1.4倍,表面溫度在6,000—7,600K之間[2],表VII和VIII.。這個溫度範圍使F型恆星呈現出黃白色的色調,因而得名。適用的例子包括南河三A東上相(室女座γ)A和B[3]

Thumb

宜居性

Thumb
F型恆星周圍的碎片盤

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生命亦可能在圍繞F型恆星運行的行星上發展。[4]一顆相對較熱的F0恆星的宜居帶會從大約2.0個天文單位延伸到3.7個天文單位;而對於一顆相對較低溫的F8恆星,宜居帶則位於1.1至2.2個天文單位之間。不同於G型恆星,在此處假設生命形式所要面對的主要難題是更強烈的光線輻射和更短的恆星壽命。由於F型恆星會發出更高能量的光線,例如遠超G型恆星的紫外線輻射。因此從長遠來看,這會對DNA分子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從而阻礙生命的延續。然而,如果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恰好擁有一層稠密的大氣和臭氧圈,那麼理論上生命可以在星球表面得到發展,只是生存空間可能不得不局限於海洋的深處。[4]此外,考慮到F型恆星的壽命通常只有三十億年左右,生命的進化機遇亦大幅縮短了,客觀上增加了生物演化發展的難度。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