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e P.1101戰鬥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e P.110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納粹德國空軍所開發的可變翼噴射戰鬥機。引擎主要由亨克爾負責研發,機體由梅塞施密特開發及製造。1945年4月29日,當美軍發現梅塞施密特的秘密工廠時,Me P.1101大約完成了80%。1948年8月,Me P.1101 V1被運到美國的貝爾飛機公司。最後,貝爾以Me P.1101作為基礎研製了X-5試驗機。
開發概要
Me P.1101是梅塞施密特應1944年7月15日提出的「緊急戰鬥機計劃」而研製的噴射戰鬥機,目的是一種價廉物美的噴射戰鬥機去取代Me 262戰鬥機,此項目要求:
- 以一個亨克爾HeS 011A噴射發動機作為動力
- 在離地7000米時最快時速達1000公里/小時
- 燃料容量要有1000升以令其飛行時間有半小時
- 最高昇限要有14000米
- 武裝為4門MK-108航空機炮
- 駕駛艙為加壓艙並能抵受美製M2重機槍子彈的攻擊
參與此次投標的還有福克·沃爾夫的Ta 183戰鬥機。
主要性能參數

設計特點

Me P.1101的設計是簡單地把噴射發動機置於機身下方,在其上是駕駛艙,其前方是進氣口而機炮炮口在進氣口下方以免硝煙被吸入發動機,機身細長而呈魚形,為了保證穩定性,其機尾一直延長至伸出發動機,在這段機身下方覆上鋼板以免被發動機噴出的高溫氣體燒溶,其主翼是也沿用了Me 262的設計,其最特別之處是其主翼可讓飛行員在地面選擇後掠35度、40度和45度,這是因為還未決定哪一個後掠角度才好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