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1 (導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1(俄語:P-1 Волга「伏爾加」[3][4],北約代號SS-1 Scunner「斯格納」[a],蘇聯代號SA11,GRAU編號8A11[3])是蘇聯研製的第一款戰術彈道導彈,其設計與德國V-2火箭非常相似[2]。R-1導彈系統於1950年11月28日正式列裝蘇聯陸軍。儘管主要部署用於對抗北約,但其戰略效能有限。然而,R-1的生產與發射為蘇聯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後續自主研發性能更強的火箭奠定了基礎。
Remove ads
歷史
1945年,蘇聯佔領了納粹德國多個A-4(V-2)火箭關鍵生產設施,並獲得了參與該項目的部分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帶來的技術支持。蘇聯特別控制了位於諾德豪森的V-2主要製造工廠。蘇聯為監管德國火箭技術運作而設立的特別技術委員會(OTK)的指導下,A-4火箭被重新組裝與研究。這直接促使蘇聯部長會議於1946年5月13日頒布法令,要求開發A-4的蘇聯仿製型號,也就是後來的蘇聯首款國產彈道導彈。5月16日的進一步法令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火炮與坦克的加里寧第88工廠(M.I. Kalinin Plant No. 88)改組為NII-88,負責管理蘇聯的遠程火箭計劃。[5]

1947年,蘇聯在卡普斯京亞爾發射場發射了11枚A-4火箭,其中6枚由NII-88組裝,另外5枚在諾德豪森完成,全部組裝工作均由德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完成。僅有5枚火箭命中目標,其可靠性大致與戰時德國使用該火箭時相當。組裝與發射這些火箭所獲得的經驗直接應用於蘇聯仿製型號R-1的研發[6]。R-1的生產於1947年4月獲得約瑟夫·史太林批准[7]。NII-88首席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監督了R-1的研發[8]。
Remove ads
描述和發展
儘管R-1是德國A-4的仿製品,但由於對原始設計的改進,其可靠性最終遠超原型。該火箭全長14,650毫米(577英寸),重13.5噸[9]。其中9.2噸為推進劑:4噸乙醇與5噸液氧,為蘇聯設計的RD-100發動機提供燃料[9]。R-1導彈可攜帶785公斤(1,731磅)常規炸藥戰鬥部,最大射程270公里(170英里),精度約為5公里(3.1英里)[10],射程略高於A-4[9]。

R-1導彈的首次測試於1948年9月13日開始。首批測試暴露出許多影響發射可靠性和命中精度的意外問題,十枚火箭中有六枚未能離開發射台。1949年進行了補救性改進和實驗性設計升級,隨後在9月至10月間進行了第二批二十次測試,發射可靠性達到100%,僅兩枚導彈未能命中目標[11]。R-1導彈系統於1950年11月28日正式列裝蘇聯軍隊[12][13]。
R-1A是R-1的可分離戰鬥部改進型號,於1949年進行測試。該型號的開發主要為後續R-2導彈的研製服務[14],後者在保持相同有效載荷的同時,射程達到R-1的兩倍[15]。
即便在蘇聯軍方列裝後,R-1的可靠性仍然存在問題。其絕緣電線易招致齧齒動物破壞:1953年1月的一次事故中,數千隻因洪水遷徙的老鼠啃食電線絕緣層,導致多枚火箭失效,迫使軍方出動「數百隻貓和維修人員」[16]。此外,10-20%的導彈在再入階段解體——這一問題也曾困擾德國服役期間的A-4火箭。1954年查明原因在於TNT戰鬥部受熱後蒸發,導致載荷艙破裂並引爆戰鬥部[17]。該問題在R-2及後續蘇聯火箭中通過採用可分離鼻錐得以解決[15]。
Remove ads
服役情況
蘇聯僅組建了三支R-1導彈旅,每旅配備六部移動發射平台。首支第23旅(BON RVGK)於1950年12月組建,次月部署至伏爾加格勒州的卡梅申(Kamishin)。該部隊後續轉戰烏克蘭別洛科羅維奇(Belokorovich)、立陶宛希奧利艾、哈薩克斯坦江布爾、亞美尼亞奧爾忠尼啟則(Ordzhonikidze)、遠東地區與濱海邊疆區。第77旅與第90旅在烏克蘭利沃夫、赫梅利尼茨基和日托米爾組建,於1958年8月轉隸陸軍[18][19]。儘管R-1作為對抗北約的武器(其部署幾乎完全針對北約)基本沒有起到效果,但它為蘇聯火箭工業奠定了基礎,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17]。
R-1探空火箭
1949年,最後兩枚R-1A被用於高空科學實驗,隨後開發了一系列專用科學型號:R-1B、R-1V、R-1D和R-1E。部分型號攜帶實驗設備用於分析高層大氣、測量宇宙射線以及獲取太陽遠紫外光譜,其他型號則搭載生物載荷。[18]
1951年7月22日至1956年6月14日期間,蘇聯發射了15枚R-1改進型號,每枚搭載一對犬只。其中三次任務失敗導致實驗動物死亡。1951年7月22日R-1V的發射標誌着犬只首次進入太空並成功回收,比美國首次成功早了整整兩周。[20]
使用者
參見
腳註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