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CAR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CARA是選擇順應性裝配機械手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或選擇順應性關節機械手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rticulated Robot Arm)的簡稱,也有翻譯成水平多關節機械手臂,是一種特殊組態的機械手臂。


SCARA是1981年由日本電產三協、飛龍文具及日本電氣提出,新型組裝用機械人的概念。機械人是由山梨大學的牧野洋(Hiroshi Makino)教授指導下所開發。其手臂在Z軸方向具有剛性,在XY方向則可以彎曲,因此適合處理在XY平面上的洞 [1] [2]。
根據SCARA平行軸的結構,其手臂在X-Y方向有順應性(compliant),但在Z方向具有剛性,因此其名稱為「選擇順應性」。此特性在一些組裝作業上有其優勢:例如將一根圓銷插入圓孔中。
SCARA的另外一個特性是其二個手臂的關節結構類似人類手臂,因此名稱中會有「關節」(Articulated)一詞,此特性可以讓手臂進入一些狹窄或受限的區域,然後以摺疊或的方式退出該區域。這有利於在將工件從一個封閉的工作站移到另一個工作站。
相較於傳統的笛卡爾坐標機器手臂,SCARA的反應會比較快,設備也會比較乾淨,其單座的安裝座需要的佔地面積較小,因此可以較簡單、無阻礙的安裝方式。不過另一方面,SCARA會比傳統的笛卡爾坐標機器手臂要貴,而且控制軟件需要針對運動的線性補間有逆運動學的機制。這類軟件一般會和SCARA一起提供,而且提供給終端客戶。
大部份的SCARA是串聯式的架構,第一個馬達會承擔另外二個馬達及相關機構的重量。也有所謂雙臂的SCARA架構,會有二個馬達固定在基座上,第一個這類的SCARA是用三菱電機開發,像Mecademic的DexTAR教育機械人也是雙臂的[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 關節型機械人
- 笛卡爾坐標機器手臂
- Schoenflies運動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