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莎拉·白禮雯
英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莎拉·白禮雯(Sarah Brightman,1960年8月14日—)是英國跨界音樂女高音歌手和演員。她在的士高初試啼聲,再因為演繹安德魯·洛伊·韋伯的音樂劇而聞名於世。最初她飾演《貓》劇中的小貓傑米瑪,引起了韋伯的注意。創作《歌劇魅影》時,女主角克莉絲汀的音樂就是根據她的音域而作。結果,莎拉白禮雯和飾演魅影的米高·哥羅福皆一砲而紅。後來莎拉也演唱許多韋伯的歌曲,並收錄到專輯裏。她還在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上與何塞·卡雷拉斯演唱了《永遠的朋友》一曲,並與中國歌手劉歡同唱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與莎蓮·迪安同為演唱過兩屆夏季奧運會主題曲的歌手。[1]
她的嗓音嘹亮,被譽為天籟之聲,著名的曲目《告別的時刻》[2]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的主題曲)。莎拉也演唱過許多原劇中應是男角唱的歌曲,包括歌劇《杜蘭朵公主》中的《公主徹夜未眠》、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The Music of the Night》等。
Remove ads
音樂生涯
莎拉·白禮雯有着不同尋常的音樂生涯。1960年8月14日,她出生於英國,從小她就目標明確地要成為一名藝術家。她3歲開始學習芭蕾舞並在當地的節日慶典中登台表演。11歲時,白禮雯進入藝術學校學習爵士舞和表演,期間,有一次她由於被其他學生嘲笑而逃學,但她最後還是回到了學校。
不過,到那個時候為止,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在內,都堅信她將成為一名職業舞蹈家。她的母親保拉至今記得:『12歲那年,莎拉在學校的期末匯演上穿着吊帶裙,演唱了《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一首歌曲。我從來不知道她能唱得那麼好,當她唱到高音的時候,所有人都為之傾倒。我相信,就從那一刻開始,她就與歌唱不可分離了。』
僅僅一年之後,學校將小莎拉送去參加著名導演尊·史萊辛格的新作、音樂劇《我和阿爾伯特》的選角,並獲得了其中的兩個角色。這次小小的成功不僅僅使得莎拉以13歲的年紀首次登上了皮卡迪利劇院的舞台,更激發了她對於舞台藝術長達一生的渴望。
後來,她參加了皇家芭蕾舞學院的面試但卻被淘汰。1976年,在白禮雯16歲時,她加入了當時著名的BBC節目Pan's People作為舞蹈演員之一。一年後,她離開並加入另外一個組合Hot Gossip,18歲有了第一首全英暢銷單曲《I Lose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er》,銷量超過了50萬並在全英單曲榜中名列第六。後來,白禮雯作為Hot Gossip的主音歌手又出版了多張單曲,但都未能進入全英單曲榜。
Remove ads
1981年,白禮雯參加的當時音樂劇《貓》的面試,結果剛剛開口唱了兩句就被打斷了。有人通知她:該劇作曲安德魯·洛伊·韋伯請她第二天到家裏去面談。21歲的白禮雯自然知道這次會面對自己的重要性。為了顯示自己符合劇組招聘要求中「與眾不同」的要求,她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從上到下一身碧綠,還弄了個藍色的莫希幹頭,就這樣出現在韋伯面前,演唱了韋伯在1976年的作品《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幾個月之後,她獲得了傑米瑪這一角色。
在《貓》劇組待了一年之後,白禮雯轉到查爾斯·史特勞斯的兒童劇《夜鶯》中擔任主角。有一天晚上,韋伯決定去看一看她在劇中備受好評的表演,結果大吃一驚:這樣一副上天賜予的好嗓音,自己竟然白白讓她在自己的劇組裏耗了一年!
這個夜晚改變了韋伯和白禮雯日後的事業和生活。他們到那一刻為止仍然保持的工作關係在那之後發生了變化。然而,雖然郎情妾意,兩個人首先要解決的是各自的婚姻——韋伯已有妻室;而白禮雯的丈夫,則是她在Hot Gossip時結識的一位搖滾樂隊經理人。一時間,他們的關係幾乎成為英國報紙津津樂道的新聞,受到的關注僅次於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小姐的聯姻。就在舉國上下的沸沸揚揚之中,1984年,這一對有情人終於結為眷屬,這也將白禮雯的演唱事業一步步帶向巔峰。此後,白禮雯在多部韋伯的音樂劇中擔任主演,包括《歌與舞》(Song and Dance)和安魂曲(Requiem),後者是韋伯專門為其聲音創作的,白禮雯憑藉此作品得到了她第一個格林美獎提名。
白禮雯隨後在韋伯的《歌劇魅影》中扮演克莉絲汀,這一角色是韋伯為她量身定製的,並堅持由白禮雯演出,後來當該劇登陸美國百老匯演出時,美國方面以知名度為由要求替換白禮雯,韋伯為了讓白禮雯繼續演出,甚至威脅停止上演該劇,最終,兩方達成了妥協。[3]
離開《歌劇魅影》後,白禮雯參與了在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的韋伯作品巡演,並在蘇聯上演了安魂曲。同時,她也出版了錄音室專輯,包括韋伯的音樂劇《愛的觀點》(Aspects of Love)的單曲《Anything but Lonely》和兩張個人專輯:1988年的《The Tree They Grow So High》與1989年的音樂劇歌曲集《The Songs that Got Away》。[4]
1990年,白禮雯與韋伯離婚。但離婚後,白禮雯仍然在韋伯的音樂劇《愛的觀點》的百老匯卡司中擔任女主角。[5]
Remove ads
離開音樂劇舞台後,白禮雯在洛杉磯開始其個人事業的追求。1992年,她與卡雷拉斯(José Carreras)演唱了巴塞羅納奧運會主題曲《永遠的朋友》(Friends for Life),這首歌曲也是由韋伯創作的。聽過了德國組合Enigma的專輯後,白禮雯希望能與之合作。她的請求在1991年獲得了肯定的答覆。她來到德國並見到了製作人Frank Peterson。他們合作的第一張專輯是《Dive》,一張以「水」為主題的流行專輯,該張專輯除了在加拿大獲得成功外,反響平平。[6]
1995年的搖滾專輯《Fly》, 是他們合作的第二張專輯,當中的主打歌曲《A Question of Honour》提高了白禮雯在歐洲的知名度。《Time to Say Goodbye》是為德國拳擊明星亨利·馬斯克(Henry Maske)告別賽創作的曲目,由白禮雯與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演唱 ,這首單曲僅在德國的銷量就突破了300萬[3],成為了德國史上最暢銷的單曲,同時,在許多國家也取得了成功。因此,1996年《Fly》再版時,加入了《Time to Say Goodbye》作為第一首曲目。[7]
1997年出版的專輯《Timeless》(美國版為《Time to Say Goodbye》),收錄了《Time to Say Goodbye》和其他古典風格的曲目,並翻唱了如《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與《Tu Quieres Volver》等經典歌曲。由此張專輯,白禮雯在美國的知名度逐漸提升。
1997年,白禮雯在倫敦的皇家艾伯特音樂廳舉辦了個人音樂會《In Concert》,嘉賓包括安德魯·洛伊·韋伯和安德烈·波切利。[8]
後期的專輯,包括《Eden》和《La Luna》,與《Time to Say Goodbye》的風格有明顯差異,越來越多地融入了流行元素。其中,《Eden》在美國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的榜單中最高排名65,《La Luna》最高排名17。此外,這兩張專輯都登上了Billboard跨界榜單的榜首。[9][10][11][12]
2001年,白禮雯出版了古典風格的精選專輯《Classics》。[3][13] 白禮雯2003年出版的專輯《Harem》拓寬新的音樂領域:舞曲風格的中東音樂。這張專輯在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榜單中最高排名29,跨界榜單第一名。[14] 在出版專輯後不久,白禮雯也展開了全球巡演。她的演唱會以驚艷的舞台效果令觀眾讚嘆。在2000和2001兩年中,白禮雯一直躋身於美國最有影響的英國音樂人的行列。專輯《La Luna》在美國的巡迴演出票房達到了1220萬美元。
2004年的《Harem》演唱會,其全球票房達到了6000萬美元,其中在北美地區取得了1500萬美元。
Remove ads

2006年,白禮雯出版了她出道以來第一張MV合集《Diva: The Video Collection》。同時,一張收錄她暢銷單曲的精選集《Diva: The Singles Collection》也一起面世,並再次登上了美國Billboard跨界榜單的榜首。
2007年7月,白禮雯參加了《紀念戴安娜王妃逝世十周年音樂會》的演出,全英國有超過1500萬觀眾通過轉播觀看了這場演出。同月,她來到中國上海參加了Live Earth的演唱會。8月,白禮雯又在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開幕式上演唱了《Running》。[15]
2008年1月,白禮雯發行了她五年來的第一張專輯——略帶哥德風格的《Symphony》[16],也創造了白禮雯發行專輯在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榜單中的最高名次——第13位,其同名巡演也已在2008年11月於墨西哥展開,此次巡演在北美地區的總票房超過了1000萬美元,成為了2008年度北美地區最成功的巡演之一,Symphony巡演在2009年2月至4月轉赴東亞地區,中國大陸的巡演城市包括北京、南京、上海和廣州,香港與台北也是此次的巡演城市。2008年,她還在由同名的搖滾音樂劇改編的電影《Repo! The Genetic Opera》演出了角色Blind Mag。[17][18] 2008年8月8日,白禮雯與中國歌手劉歡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英文和中文共同演唱了本屆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You and Me)。[19]11月4日,白禮雯發行了她首張聖誕專輯《A Winter Symphony》。[20]
2009年1月,白禮雯又被任命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EXPO在英國的宣傳大使。7月,在日本富士電視台建台50周年的特別製作——電影《Amalfi: Megami no Houshuu》(阿瑪菲 女神的報酬)中,白禮雯演出了她自己的同名角色。同時,日本也發行了一張白禮雯的精選集——《Amalfi - Sarah Brightman Love Songs》。 同年9月,在拉美展開In Concert巡演。最後一場在墨西哥瑪雅金字塔舉辦。
2009年11月,白禮雯首次以全日語演唱了日本NHK電視台歷史劇《坂の上の雲》的主題曲"Stand Alone》,該劇原聲配樂由日本著名音樂家久石讓作曲。 2010年在亞洲展開新一輪帶有管弦樂隊的巡演。
2010年9月15日在節目《美國達人》(America's Got Talent)總決賽中與參賽選手Jackie Evancho合唱《告別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
2013年1月在日本率先發行大碟(Dream chaser) 此專輯登上Billboard 古典榜冠軍及Billboard 200第17位。
2013年4月參加北京電影節閉幕式。
2013年6月16日從廣州開始展開新一輪 DreamChaser 巡演,於12月初結束,橫跨3大洲,超過60場。
2014年1月來中國開始新的小巡演
2021年12月展開《莎拉白禮雯聖誕派對演唱會》世界巡演,在英國、美國演出,並於2022年11月展開亞洲巡演,到新加坡、首爾、東京、台北、台中、高雄、屏東演出。
2025年3月, 莎拉·白禮雯來到中國表演音樂劇《日落大道》,這也是莎拉·白禮雯時隔30多年以來首次重返音樂劇舞台。[21]
Remove ads
作品
- 《The World is Full of Married Men》(演唱'Madame Hyde')
- 《Granpa》(動畫電影)(演唱'Make Believe')
- 《Repo! The Genetic Opera!"(2008)
- 《坂上之雲》中的主題曲"Stand Alone》(2009)
- 《天籟森林》 (The Trees They Grow So High,又稱Early One Morning) (1988第一版,1998再版)
- 《逝去的歌聲》(The Songs That Got Away) (1989)
- 《走過歲月》(As I Came of Age) (1990)
- 《韋伯之歌》(Sings the Music of Andrew Lloyd Webber) (1992)
- 《水》(Dive) (1993)
- 《臣服》(Surrender) (1995)
- 《飛》(Fly) (1995)
- 《永志不渝》(Time To Say Goodbye/Timeless) (1997)
- 《重回失樂園》(Eden) (1998)
- 《月光女神》(La Luna) (2000)
- 《一千零一夜》(Harem) (2003)
- 《真愛傳奇》(Symphony) (2008)
- 《真愛永恆——冬之歌》 (A Winter Symphony) (2008)
- 《星夢傳奇》 (Dreamchaser) (2013)
- 《讚美詩》 (HYMN) (2018)
- 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1997)
- FlyⅡ (限量發售) (2000)
- 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 (2001)
- 《金選》(Classics) (2001)
- 《喝彩》(Encore) (2002)
- The Harem Tour CD (限量發售) (2003)
- The Harem World Tour: Live From Las Vegas (2004)
- 《愛改變一切》(Love Changes Everything: 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Ⅱ)(2005)
- Classics: The Best of Sarah Brightman (只發行於歐洲) (2006)
- Diva: The Singles Collection (全球發售,除歐洲外) (2006.10.3)
- Symphony: Live In Vienna (2008) (限量發售)
- Amalfi—Sarah Brightman Love Songs (2009)(只發行於日本)
- Bella Voce (2009)
- Gala The Collection (2016)(日本限定)
Remove ads
- 《I 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er》(1978)
- 《The Adventures of a Love Crusader》(1979)
- 《Love in a UFO》(1979)
- 《My Boyfriend's Back》(1981)
- 《Not Having That!》(1981)
- 《Him》(1983)
- 《Rhythm of the Rain》(1983)
- 《Unexpected Song》(1984)
- 《All I Ask of You 》(與奇里夫·李察)(1986)
- 《Doretta's Dream" (電影《翡冷翠之戀》主題曲)(1987)
- 《Anything But Lonely》(1990)
- 《Something to Believe In》(1990)
- 《Amigos Para Siempre》(1992)
- 《Captain Nemo》(1993)
- 《The Second Element》(1993)
- 《A Question of Honour》(1995)
- 《How Can Heaven Love Me》(與 Chris Thompson)(1995)
- 《Heaven Is Here》(1995)
- 《告別的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 (與安德烈·波伽利)(1996)
- 《Just Show Me How to Love You》(1997)
-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1997)
- 《Tu Quieres Volver》(1997)
- 《There for Me》(1998)
- 《Eden》(1998)
- 《Deliver Me》(1999)
- 《So Many Things》(1999)
- 《The Last Words You Said》(主音歌手理查·馬克斯)(1999)
- 《斯卡布羅集市》("Scarborough Fair")(2000)
- 《蒼白的淺影》("A Whiter Shade of Pale")(2001)
- 《Harem》(2003)
- 《美好的一天》("It's a Beautiful Day")(2003)
- 《What You Never Know》(2003)
- 《Free》(2004)
- 《Snow on the Sahara》(2004)
- 《I Will Be with You (Where the Lost Ones Go)》(與 Chris Thompson)(2007)
- 《Running》(2007)
- 《Pasión》(與 Fernando Lima)(2007)
- 《I Believe in Father Christmas》(2008)
- 《Shall Be Done》(2009)(暫未收錄於任何CD中)
- 《Angel》(2012) (Dreamchaser)
- 《Love and deepspace》(2024) (遊戲《戀與深空》主題曲)
Remove ads
- In Concert (1997)
- A Gala Christmas in Vienna (1998)
- One Night In Eden (1999)
- La Luna: Live In Concert (2001)
- Classics: The Best of Sarah Brightman (2002) (限量發售)
- Harem: A Desert Fantasy... (2004)
- The Harem World Tour: Live From Las Vegas (2004)
- Diva: The Video Collection (2006)
- Symphony: Live in Vienna(2008) (限量發售)
- Symphony: Live in Vienna(2009)
- Dream Chaser Live in Concert PBS (2013)
- Hymn Live in Concert (2018)
專輯中的合作藝人
- 《Time To Say Goodbye》(Time To Say Goodbye/Timeless 1997)
- 《Canto Della Terra》(Symphony 2008)
José Cura
- 《Just Show Me How To Love You》(Time To Say Goodbye/Timeless 1997)
- 《There For Me》(Time To Say Goodbye/Timeless 1997)
- 《All I Ask Of You》(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1997)
- 《Only You》(Love Changes Everything 2005)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1997)
- 《Amigos Para Siempre"(Friends For Life)
Fernando Lima
- 《Pasión》(Symphony 2008)
- 《Ave Maria》(A Winter Symphony 2008)
- 《Sarai Qui》(Symphony 2008)
Paul Stanley
- 《I Will Be With You》(Symphony 2008)
Steve Harley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Love Changes Everything 2005)
- 《Too Much In Love To Care》(Love Changes Everything 2005)
Steve Barton
- 《Think Of Me》(Love Changes Everything 2005)
Michael Ball
- 《Seeing Is Believing》(Love Changes Everything 2005)
Chris Thompson
- 《How Can Heaven Love Me》(Fly 1996)
- 《I Will Be With You》(Single CD 2007)
Tom Jones
- 《Something In The Air》(Fly 1996)
Sir John Gielgud
- 《Gus: The Theatre Cat》(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1997)
Paul Miles-kingston
- 《Pie Jesu》(The Andrew Lloyd Webber Collection 1997)
Richard Marx
- 《The Last Words You Said》(Eden 1998)
Kadim Al Sahir
- 《The War Is Over》(Harem 2003)
Mario Frangoulis
- 《Carpe Diem》(A Winter Symphony 2008)
Anne Murray
- 《Snowbird》( Anne Murray's "Duets: Friends & Legends" 2007)
Gregorian合唱團
- "Don't Give Up》(2000)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 "Moment Of Peace》(2001)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II"
- "Join Me》(2002)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III"
- "Join Me (Schill Out-Version)》(2002)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III"
- "Voyage, voyage》(2002)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III"
- "Heroes》(2006)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V"
- "Send Me An Angel》(2006)Gregorian "Masters of Chant Chapter V"
- "When A Child Is Born》(2006)Gregorian "Christmas Chants"
- "Moment Of Peace (Christmas Version)》(2008)"Gregorian Christmas Chants & Visions"
- "Vide Cor Meum》(2009)"Symphony Live in Vienna CD&DVD"
Schiller
- "I've Seen It All" Schiller: Leben CD (2003), Schiller: Live CD (2004) or The Harem Tour CD (2004)
- "The Smile》(2003)Schiller: Leben CD or The Harem Tour CD (2004)
Sash!
- "The Secret Still Remain or The Secret》(2002)Sash! S4 or The Harem Tour CD (2004)
- "The Secret, 2007" new edition (2007) Sash! 10th Anniversary
- 《我和你》("You and Me")(2008),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曲 [2]
舞台經歷
- I and Albert,扮演Vicky和街頭流浪者,1973年倫敦Picadilly Theatre
- 貓(Cats),扮演傑米瑪(Jemima),1981年New London Theatre
- The Pirates of Penzance,扮演凱特(Kate),1982年
- Masquerade,扮演Tara Treetops,1982年
- 夜鶯(Nightingale),扮演夜鶯(Nightingale),1982年哈默史密斯Buxton Festival and the Lyric
- 歌聲舞影(Song and Dance),扮演Emma,1984年4月28日倫敦Palace Theatre
- 安魂曲(Requiem),扮演自己,1985年紐約和倫敦
- The Merry Widow,扮演Valencienne,1985年
-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扮演克里斯汀·戴伊(Christine Daaé),1986年Her Majesty's Theatre London,1988年百老匯
- Aspects of Love,扮演Rose Vibert,1990年
-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飾演諾瑪·戴斯蒙(Norma Desmond)
- Trelawny of the Wells,扮演Rose Trelawney,1992年
- Relative Values,扮演Miranda Frayle,1993年Chichester Festival and Savoy Theatre
- Dangerous Obsession,扮演Sally Driscoll,1994年貝辛斯托克Haymarket Theatre
- The Innocents,扮演Miss Giddens,1995年貝辛斯托克Haymarket Theatre
參演電影
- Granpa,1989年動畫兒童電影,演唱了片尾曲《Make Believe》
- Zeit Der Erkenntnis,扮演自己,2000年德國故事片
- Repo! The Genetic Opera,扮演Blind Mag,2008年故事片
- Amalfi(阿馬爾菲 女神的報酬),扮演自己,2009年日本故事片
- Così,扮演Celia,2010年喜劇片
巡迴演出
- 《Timeless》(僅限歐洲),1997年
- 《One Night In Eden》,1999年
- 《La Luna World Tour》,2000年-2001年
- 《Harem World Tour》,2004年
- 《Symphony World Tour》(僅限北美洲和亞洲)2008-2009年
- 《Sarah Brightman in Concert》(僅限拉丁美洲),2009年
- (Sarah Brightman in Concert 2). (日本,韓國,澳門)2010年
- (Dream Chaser World Tour). (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2013-2014年
- 台灣台南演出2017年3月11日
- A Christmas Symphony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