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SLC藏文轉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SLC轉寫是美國國會圖書館(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所推出的一種轉寫方式,涵蓋藏文和梵文。這種轉寫比流行的威利轉寫更能準確對應藏文,比如藏文「ཐོན་མི་སཾབྷོཊ་」,擴展威利轉寫爲「thon mi saMb+hoTa 」,由於「སཾབྷོཊ་」是梵文詞語,其擴展威利轉寫使用了標點符號,而且大小寫敏感。而USLC轉寫「thon-mi sam-bho-ṭa」則看起來相對自然,可以隨意變更大小寫,但轉寫藏文則跑音較遠。USLC又稱ALA-LC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Library of Congress.
轉寫藏文
元音
ཨ a | ཨི i | ཨུ u | ཨེ e | ཨོ o |
Remove ads
轉寫梵文
梵文轉寫流行的IAST相同。
注:梵文 ca cha ja jha 古代用ཙ ཚ ཛ ཛྷ(tsa tsha dza dzha)轉寫,現代轉寫也可用 ཅ ཆ ཇ ཇྷ(ca cha ja jha)。
Remove ads
USLC 的優點
除了開篇所述,USLC對ཏ,ཊ有不同的轉寫字母。
如果一篇文章同時有藏文和梵文,如果藏文轉寫使用威利,梵文則使用流行的IAST/USLC方案,則一個藏文字母就會兩種轉寫。如ང 威利 nga ,USLC ṅa。除此之外還有,ཉ nya ña,,ཤ sha,śa;如果完全使用IAST/USLC方案,則會產生大量藏學家生疏的附標文字。因此,梵文較少時常常使用EWTS轉寫,通篇梵文則適合應用USLC轉寫。
參見
外部連結
ALA-LC羅馬化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和美國圖書館協會的轉寫標準,廣泛的用於北美圖書館。轉寫表基於各種語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其它藏文拉丁文轉寫方案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