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chān: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同盟國(英語:Allies of World War II;露西亞語:Антигитлеровская коалиция;法語:Alliés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後,世界上上尾有57个國家[lower-alpha 1]為着欲抵抗車心國兮侵略所組成兮聯盟,是佮車心國敵對兮陣營。

Thumb
同盟國兮海報。面頂寫兮是「聯合國」
遮介紹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兮聯盟,若其他仝名兮聯盟,請看「同盟國
Quick Facts 同盟國, 地位 ...
Remove ads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二次大戰中同盟國兮一跤,伊兮領土是中日戰爭兮主要戰場之一。自從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佇仝年7月31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佈佮日本全面相戰,毋過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中國原仔佇亞洲孤軍奮戰。1941年12月,日本發起太平洋戰爭,仝年12月初9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佈《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布告》,徛算講中華民國閣再以正式公告兮方式對日本宣戰,中華民國對彼時開始佮美國、英國結盟,共同對日本德國佮意大利三个車心國相戰。中日戰爭自按呢正式戰做第二次世界大戰兮一部份。

英國

經歷慕尼黑協定蘇台德問題等等相連紲兮外交事件以後,英國波蘭組成軍事同盟,並且保障波蘭獨立。綴尾波蘭戰役爆發,為着欲阻擋德國侵略波蘭,英國佮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對遮爆發。大部份歐洲國家淪陷了後,英國佮英聯邦兮成員國堅持落去,繼續佮車心國相戰,而且佇北非洲佮大西洋,英國嘛成做歐洲地區少數會當繼續反抗德軍入侵兮主要武力之一。

蘇聯

美國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